西北研究院揭示1975年至2020年黄河“几字弯”沙漠化时空变化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十届计算机技术与机械电气工程国际学术论坛(ISCME 2025)暨2025年泰山学术论坛-鲁东大学微纳传感器及系统专题论坛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黄河“几字弯”是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工程建设的发起地之一,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区域。黄河“几字弯”因黄河绕行这一区域的形状似弯曲环抱的“几”字而得名,泛指黄河流经的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5省份的行政都市圈。

黄河“几字弯”区域内分布着库布其沙漠、乌兰布和沙漠、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地等沙漠或沙地,是中国东部地区沙尘天气的重要沙源区和路径区,也是黄河中下游泥沙的主要源区。针对黄河“几字弯”的研究多以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为研究主题,尚未见关于整个研究区沙漠化演变的研究报道。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漠化监测团队基于Landsat影像,采用面向对象与目视解译结合的方法,解译了“几字弯”1975年至2020年土地沙漠化数据,定量分析了沙漠化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结果表明,“几字弯”沙漠化土地变化以2000年为时间节点呈现先发展后好转的态势,2020年的沙漠化程度已好转到与1975年的程度相当,但沙漠化面积仅好转到接近1990年的面积。空间格局上,1975年至2000年表现为局部好转,整体恶化;2000年至2020年为整体好转而局部恶化,恶化区域主要在毛乌素沙地鄂托克旗中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主导该区域沙漠化变化的共同因素,但气候变化贡献率高于人类活动。

相关研究成果以《1975—2020年黄河“几字弯”沙漠化时空变化》为题,发表在《中国沙漠》2024年第5期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和甘肃省的支持。

论文链接

西北研究院揭示1975年至2020年黄河“几字弯”沙漠化时空变化

1975年至2000年(A)以及2000年至2020年(B)黄河“几字弯”沙漠化程度时空变化

© 版权声明
第九届电气、机械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EMCE 2025)

相关文章

第四届能源与动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EPE 2025)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