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朴世龙团队发现中国植被以全球三倍速度持续变绿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引领者。数十年以来,我国实施大规模植树造林等战略性生态工程,并积极推动农业集约化等绿色发展模式,主导了全球植被变绿,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近年来,热浪、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呈多发、频发态势,对我国“绿色家底”持续增厚构成了严峻挑战。

近日,北京大学朴世龙团队评估了2001—2023年我国植被生长变化趋势,并解析了2023年极端高温干旱对我国植被生长及其趋势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2001—2023年中国植被持续变绿,速度相当于全球均值三倍。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农业集约化以及大规模造林等是主要原因。2023年极端暖干气候影响下,中国植被绿度未降反升,达2001年以来第三高,表明极端气候事件并未削弱我国植被长期变绿趋势。这主要得益于中国陆地植被生长变化的空间补偿和季节补偿机制。东北、青藏高原等地区植被绿度持续增加,抵消了西南、内蒙古等地植被生长下降的影响;在南方地区,植被生长因春夏高温干旱而降低,但在秋季快速恢复。

该研究成果为更准确评估我国陆地碳汇潜力和土地利用管理成效提供了重要依据,有助于更深入理解中国植被变化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是中国引领全球绿色发展的鲜明例证之一。该成果发表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并入选期刊封面论文。伦敦大学学院巴特利特环境能源与资源学院本科生、北京大学访问学生尉善凯为论文第一作者,朴世龙和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博士后李湘怡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文章链接: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430-024-1530-7(英文版)

https://www.sciengine.com/SSTe/doi/10.1360/N072024-0239(中文版)

北京大学朴世龙团队发现中国植被以全球三倍速度持续变绿

2001—2023年中国植被绿度及其变化趋势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