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湖南大学附属医院袁光雄教授在欧洲卒中组织大会上作报告
文章导读
当全球神经科医生都在关注芬兰时,中国团队带来了改写卒中救治指南的重磅突破!湖南大学附属医院袁光雄教授携手国际权威,在ESOC 2025开幕式主会场揭晓了颠覆性的BRIDGE-TNK研究成果:39家卒中中心联合证实,替奈普酶静脉溶栓联合取栓术,竟能让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预后率实现质的飞跃!这项登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临床实践,不仅赢得4200名国际专家的聚焦,更在7分钟全球直播专访中展现了中国方案的智慧。想知道这项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如何重塑卒中救治黄金时间窗?这里藏着开启生命通道的关键密钥。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近日,第十一届欧洲卒中组织大会(ESOC 2025)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湘潭市中心医院(湖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袁光雄教授团队在急性卒中救治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向全球发布,袁光雄和美国血管和神经介入病学主席Thanh N. Nguyen教授携手登上ESOC 2025开幕式主会场,并作为代表作大会报告。
此前,袁光雄团队参研的成果以《替奈普酶静脉溶栓联合取栓术对比单独取栓术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BRIDGE-TNK研究)》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袁光雄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项成果由中国39家卒中中心联合攻关,研究结果清晰表明:替奈普酶桥接取栓可显著提升患者良好预后率。
ESOC 2025是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脑血管疾病学术盛会,吸引了来自96个国家的4200余名顶尖专家参会。大会特别安排7分钟全球直播专访,袁光雄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唐亚梅共同探讨研究成果。

大会现场。
来源:湘潭市中心医院(湖南大学附属医院)
通讯员:刘蕾
责任编辑:余楚倩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