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环森保所揭示西藏林木溃疡病菌的物种多样性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文章导读
在青藏高原的原始森林里,一场看不见的战争正在上演。壳囊孢真菌引发的林木溃疡病正悄然侵蚀着杨树、核桃等经济林木,而我们对这片神秘区域的病原菌认知竟存在巨大空白。森环森保所最新研究震撼发布:通过对西藏四大林区的深度调查,科学家们不仅精准鉴定出50种致病菌,更令人惊喜的是发现了23个从未被记载的新物种!这项发表于顶级期刊《Persoonia》的突破性研究,首次建立起西藏林木溃疡病菌的基因图谱,为高原森林保护提供了精准“作战地图”。想知道这些隐形杀手如何被锁定?新物种又将如何改写防治策略?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森环森保所揭示西藏林木溃疡病菌的物种多样性

图1 新物种极大壳囊孢(Cytospora ampla)的形态特征

森环森保所揭示西藏林木溃疡病菌的物种多样性

图2 新物种林科院壳囊孢(Cytospora cafii)的形态特征

林木溃疡病由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引起,对全球森林健康与生产力构成严重威胁。其中,壳囊孢属因其地理分布广泛和寄主多样尤为引人注目,是最常见的林木溃疡病菌。该属真菌的许多物种会引发木本植物的溃疡病与枝枯病,导致重大经济损失,包括杨树、柳树、核桃、板栗、苹果、月季、海棠等。

壳囊孢属的研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1825年。起初,该类真菌被认为有寄主专化性,因而寄主、子实体特征、以及孢子尺寸在物种分类上起重要作用。但随着测序技术发展和致病性测定研究,科学家发现部分物种具有广泛的寄主谱,因而利用基因序列提升传统的壳囊孢属分类系统。当前,基于ITS,ACT,RPB2,TEF1和TUB2的多基因分子系统学研究,结合有性型和无性型形态特征综合分析是主要的壳囊孢属分种手段。

该研究在拉萨、日喀则、林芝和山南等地进行大尺度调查取样,从病害症状、病菌形态、菌落特征、基因条形码等方面,详细描述了新采集的50种林木溃疡病菌,包括23个新物种,为西藏的林木病害识别鉴定与防治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此外,在属与种之间建立了10个复合种,极大地优化了物种鉴定分析流程。

该研究以“Species diversity ofCytosporaassociated with forest canker diseases in Xizang (Tibet), China”为题,于2025年10月发表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Persoonia》(IF2y=7.3,IF5y=11.1)。森环森保所姜宁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李永研究员和Pedro Crous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基金项目(CAFYBB2023PA002)等项目资助。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