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所最新研究揭示连续种植对中国杉 木人工林叶-凋落物-土壤-微生物系统 C:N:P化学计量变化机制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文章导读
连续种植杉木,为何越种土壤越“贫”?一项基于910组数据的重磅研究揭示:三代连栽后土壤碳氮比飙升45%,微生物碳氮比却下降近17%,凋落物磷含量持续走低,生态系统C:N:P失衡加剧。更惊人的是,深层土壤退化比表层更严重。什么在驱动这一连锁反应?土壤pH和林龄竟是关键“幕后推手”。如何破解杉木林生产力下降困局?轮伐期延长至20年以上、引入林下植物功能群,或成破局关键。这项发表于林学顶刊的成果,为杉木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了科学路径。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林业所最新研究揭示连续种植对中国杉 木人工林叶-凋落物-土壤-微生物系统 C:N:P化学计量变化机制

图1 中国杉木人工林连栽对生态系统各组分的影响效应

林业所最新研究揭示连续种植对中国杉 木人工林叶-凋落物-土壤-微生物系统 C:N:P化学计量变化机制

图2 杉木连栽条件下C:N:P化学计量比变化的影响因素重要性排序

连续种植作为一种常见的林业实践,能够显著提高木材产量和经济效益。然而,由于连续单一种植,我国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面临土壤养分失衡、生产力下降和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等问题。目前,连续种植导致的叶片-凋落物-土壤-微生物系统C:N:P化学计量变化及其潜在机制尚未得到系统解析,制约了杉木人工林针对性土壤改良和可持续林业管理的推进。

为应对连续种植引发的土壤退化和养分利用效率低下问题,研究团队通过整合分析(meta-analysis)方法,整合了116项研究中的910条配对观测数据,系统评估了连续种植对我国杉木人工林叶片-凋落物-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系统C:N:P化学计量比的影响。研究发现,连续种植显著提高了土壤C:N(20.21%),特别是在第三代人工林中表现尤为明显(+45.41%),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降低了16.89%。凋落物C:P随种植代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叶片生态化学计量比总体变化不显著。亚组分析显示,底土(>20cm)的C:N增幅大于表层土壤(0-20cm),第三代人工林的C:N增幅为72.48%(图1)。随机森林分析显示,土壤pH和林龄是调控化学计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pH主要影响表层土壤,林龄主要影响深层土壤(图2)。总体而言,连续种植导致该系统C:N:P化学计量失衡加剧、养分限制增强,并显著影响了碳、氮、磷循环过程。研究建议通过土壤改良、调整轮伐期至20年以上,并引入林下植物功能群(PFGs)来促进中国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果为揭示连续种植引发的土壤生态退化机制提供理论支撑,并为优化杉木人工林管理和提升土壤生产力提供了重要指导和方向。

相关研究结果以题为“Successive planting changes the C:N:P stoichiometry of the leaf-litter-soil-microbial biomass system in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plantations in China: A meta-analysis”(https://doi.org/10.1016/j.foreco.2025.123278)发表于《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中科院林学一区Top期刊,IF=3.7)。林业所硕士研究生许永超为第一作者,刘蕾副研究员和孙启武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杉木人工林生态化学计量与养分均衡调控技术”(2023YFF1304404)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机构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AFYBB2023QC001)的支持。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