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制备出优异电催化材料实现“一材双效”
				
				文章导读
				
			
			氢能转化卡在催化剂瓶颈?中科院团队重磅突破:一种材料竟能同时高效驱动阴阳两极反应!他们利用高温高压技术制备出新型钙钛矿氧化物CCCRO,氧析出过电位仅198mV(优于商业RuO₂),析氢仅46mV(媲美Pt/C),工业级电流下稳定运行500小时不衰减。揭秘三金属电子协同与表面重构机制——Cu、Co、Ru动态耦合,既优化电子态又自发形成活性相,单相材料实现“一材双效”。、低成本、长寿命氢能催化剂的世纪难题,更为绿色制氢技术落地提供全新路径,颠覆行业认知。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高效稳定的催化是实现氢能转化突破的核心。理想的催化材料需要相对稳定的晶格骨架,应具备灵活的价态调控能力。超常规高压制备的AA′3B4O12型A位有序四重钙钛矿氧化物,其Aʹ位和B位可同时容纳易变价过渡金属离子,可在多格点之间形成强协同效应,实现价态调控、电子态耦合与晶格有序的有机结合,展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性能。
此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龙有文团队发现CaCu3Ir4O12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性能,并提出Aʹ位Cu与B位Ir协同增强电荷传输的新型催化机制。基于此,团队近期利用高温高压技术,制备出新型A位有序四重钙钛氧化物CaCu3Co2Ru2O12 (CCCRO)。
电化学测试显示,CCCRO在碱性电解液氧析出反应电流密度达到10mA cm-2时所需过电位仅为198 mV,优于商业RuO2;在析氢反应中达到10 mA cm-2电流密度所需过电位为46 mV,与商业Pt/C接近;在工业级电流密度100 mA cm-2下,CCCRO可连续运行超过500小时不衰减,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原位X射线吸收谱与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显示,在析氧条件下,Cu、Co与Ru之间的三金属电子协同作用,可优化局域电子态,保持稳定的钙钛矿骨架;在析氢条件下,材料发生反应驱动的表面重构,自发形成Cu–Co–Ru合金纳米活性相,可增强电子和表面活性位点的耦合。
这种电子协同与结构演变的耦合机制,使CCCRO单相材料在全解水反应中实现了阴、阳两极的“一材双效”高性能,有望突破实际应用对高效、低成本且长期稳定催化剂的需求,并为优异低浓度贵金属催化剂的设计、机理与应用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和InfoMat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的支持。

CCCRO电催化性能展示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