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草识木 绘图修志 1962年,王文采在四川折多山采集植物标本。作者供图 王文采手绘植物图谱。作者供图 王文采主持编写的《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作者供图 王文采 作者供图 1950年8月,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组织召开植...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8个月前01980
煤炭清洁利用的“魔术师” “我就是很多科技工作者中的一员而已,还是要踏踏实实地工作。”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中民,得知自己获得2022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谦虚地说道。 40多年来,刘...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2个月前01980
施一公,最新演讲! 北京时间4月6日晚上9点,耶鲁北京中心。 美东时间当天上午9点,耶鲁大学。 相隔一片大洋和12个小时的时差,第十届耶鲁中美峰会开启。本次峰会以“行稳致远,合作共赢 Forge a Shared Fut... 学者风采 8个月前01970
马晓晨:把科研讲出来唱出来 马晓晨在做实验。 受访者供图 “在被称为‘生命荒漠’的盐湖里,生活着一种神奇的浮游动物。它似虾不是虾,游泳时身姿如仙女般优雅,人称‘仙女虾’……”不久前,在科学技术部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中... 学者风采 7个月前01960
“机器化学家”是怎样炼成的 .TRS_Editor P{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8个月前01960
大豆育种专家李艳华:伴豆一生 为中国大豆争气 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 田博群摄 大豆育种专家李艳华的试验田 田博群摄 大豆育种专家李艳华在接受采访 田博群摄 大豆种植试验区里一片片豆荚微微黄 史轶夫摄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就应该研发出最好的...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8个月前01930
林秦文:与植物做朋友 在野外考察途中,林秦文除了会拍摄看到的植物,也不忘拍下它们的生长环境。图为林秦文镜头里的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扎日乡。 林秦文在野外考察中拍下的胭脂花。 绵头蓟。本文图片均由林秦文摄 走进国家植物园南园,穿...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8个月前01930
洪义麟:斑斓世界里的追光者 洪义麟 受访者供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洪义麟,是一位衍射光栅研制专家。但在同事眼中,他不仅是一位工程师,更是缺什么设备就能想办法造出什么设备的能工...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8个月前01900
曾志刚:探海问底追热液 2018年4月,曾志刚获青岛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受访者供图 海洋地质学研究的海底、海岸,是人类乃至海洋生物的生存之“盆”。探海之路总是与艰辛为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曾志刚的研究道路也是如此。他...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8个月前01900
东方超环团队:在科学小岛刷新世界纪录 .TRS_Editor P{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8个月前01880
刚刚!颜宁,获2024年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据中国新闻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欧莱雅基金会当地时间5月14日公布了2024年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5位获奖者。中国科学家颜宁是获奖者之一。颁奖仪式将于5月28日举行。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介绍,清华大学... 学者风采 8个月前01870
同位素国重室党支部:让党旗在科研一线高高飘扬 藏北高原岩石圈演化与战略资源突击队野外考察留影。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供图 开栏语 近日,中国科学院公布2023年度“两优一先”表彰名单,在全院表彰100名优秀共产党员、49名优秀党务工作者、4...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8个月前01870
施炜雷:挑灯夜战只为找到“微弱信号” 施炜雷进行系统设计与开发。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供图 施炜雷经常挑灯夜战。 初秋的一个夜晚,施炜雷满脸沮丧地找到好友兼领导——固体辐射物理研究室副主任李豫东。李豫东知道除了一件事以外,没有什么能...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8个月前01860
接力“逐日”勇攀登 四代科研工作者、12万多次实验、10余次创造世界纪录……中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屡获重大突破,今年4月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的新世界纪录,这...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2个月前01860
醉心小虫研究 胸怀家国天下 图为尹文英手稿。“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供图 “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8个月前01850
“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赵忠贤:初心不改 超越不断 60多年前,当年轻的赵忠贤背起行囊来到北京时,中国的超导研究刚刚起步。如今他年逾八旬,中国的高温超导研究已跻身世界的前列。 赵忠贤是我国高温超导研究主要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潜心...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2个月前01840
与小鱼小虾相伴65年的科学大师 刘瑞玉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供图 梅贻琦曰:“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我国已故海洋生物学家、中国海洋底栖生物生态学奠基人和甲壳动物学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瑞玉就是海洋生物领域...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8个月前01840
倾尽热血献航天 甘为人梯育桃李 陆元九 资料图片 “殚精强国,一缕英魂存海宇;竭虑宇航,满腔热血贯云天”“倾尽热血献航天,甘为人梯育桃李”……2023年6月12日上午9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七一勋章...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8个月前01840
透过“天眼”望向宇宙更深处 李菂(左四)与团队成员在FAST总控室。受访者供图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及其团队成员的办公室集中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一栋办公楼的五层,一出...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8个月前01830
“90后”追光者:挑战科学极限 论文被《科学》接收了。收到通知的那一刻,郭相东知道自己3年前的那个决定做对了。 当时,他放弃来自互联网头部企业的高薪职位邀约函,转而申请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项目,选择留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2个月前01820
脑瘫男孩发3篇SCI,即将“博士”毕业 早上7点过,兰州的天刚蒙蒙亮,不管有没有课,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博士旁听生谢炎廷都会去学校,自习或者旁听。 13分钟,这是谢炎廷从家里走到教室所需要的时间。因为脑瘫,走路时他身体会不由自主往左倾斜... 学者风采 2个月前01820
八旬“火山院士”刘嘉麒:一直在路上 刘嘉麒院士在办公室。 82岁的“火山院士”刘嘉麒,近期在北京市委宣传部、市科协等部门组织开展的遴选活动中当选为2023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 这是一位非常前卫的爷爷。几十年前就经常脚踩登山鞋,戴着...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8个月前01790
中国第一位唢呐博士,惊艳出圈! 近日,一位“90后”女博士惊艳出圈,她的“tittle”也令众多网友表示惊讶。 她,就是中国第一位唢呐博士——上海音乐学院“90后”青年教师刘雯雯! 她凭着中国最“土”的传统民间乐器,登上一线国际舞台... 学者风采 2个月前01780
星耀武:下“笨功夫”解读植物演化密码 .TRS_Editor P{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8个月前01780
韩布兴:做勇于担当的“绿色使者” 韩布兴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供图 “尽心尽力做好每件事,全心全意做科研。”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韩布兴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30年来,他勇担为国家绿色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时代使命,在绿...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8个月前01770
北大韦东奕上课照片走红,板书潇洒,新发型吸睛,网友:这要打脸多少“只会翻PPT”的老师? 屡次因为教学而登上热搜的北大“扫地僧”韦东奕,近日又因为一张教学照片火了。 最近的一次课堂上,据现场学生反馈,韦东奕在讲解时,已经开始较多地照顾学生感受,且适时调节讲课速度。更改了授课方式,展现出... 学者风采 3个月前01760
博士生一作发表论文11篇,参与千万级国家课题,奖学金10万 他瞄准材料领域前沿技术研究,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11篇,参与千万级/百万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获国家奖学金及一等、专项奖学金7次,累计十余万元; 他是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学者风采 2个月前01760
杨金龙:发现新东西是做科研的最大乐趣 杨金龙在理论与计算化学实验室工作。徐国康/摄 熟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副校长杨金龙的师生们都知道,他有个特别的爱好——拍摄花朵。到目前为止,他已经认识了500多种花。 ...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8个月前01740
用科技守护大江大河的“健康”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生态技术工程中心团队成员在开展鱼类增殖放流活动。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摄 从奔腾于青藏高原的雅鲁藏布江,到位于南水北调工程中线的丹江口水库……有江河湖泊的地方,几乎都能看见...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8个月前01740
郑强,去这所大学了! 9月5日,贵州医科大学邀请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首批“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郑强教授作《新时期区域性地方高校实现创新跨越发展的... 学者风采 8个月前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