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科研伉俪六十载的专注与痴迷

退休后,两位老人每天依旧挽手上班。 老伴儿去世后,叶昌媛独自坚持上班。张轶佳/摄 2022年4月,病中仍坚持工作的费梁。 2021年致敬“四川百年百杰科学家”礼赞盛典结束后两人留影。费幼聪供图 父亲费...
6个月前
0610

曾志刚:探海问底追热液

2018年4月,曾志刚获青岛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受访者供图 海洋地质学研究的海底、海岸,是人类乃至海洋生物的生存之“盆”。探海之路总是与艰辛为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曾志刚的研究道路也是如此。他...
6个月前
0530

用科技守护大江大河的“健康”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生态技术工程中心团队成员在开展鱼类增殖放流活动。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摄 从奔腾于青藏高原的雅鲁藏布江,到位于南水北调工程中线的丹江口水库……有江河湖泊的地方,几乎都能看见...
6个月前
0590

微观世界的追光者

徐健(左一)在实验室指导学生。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供图 仰望夜空,星河浩瀚,而在生命科学领域同样存在一片“星海”。那是数不尽的细胞构筑的世界。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
6个月前
0970

倾尽热血献航天 甘为人梯育桃李

陆元九 资料图片 “殚精强国,一缕英魂存海宇;竭虑宇航,满腔热血贯云天”“倾尽热血献航天,甘为人梯育桃李”……2023年6月12日上午9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七一勋章...
6个月前
0570

透过“天眼”望向宇宙更深处

李菂(左四)与团队成员在FAST总控室。受访者供图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及其团队成员的办公室集中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一栋办公楼的五层,一出...
6个月前
0640

王大成:为环境“看病”的遥感人

王大成 受访者供图 如儿时所愿,王大成当上了“医生”。不同的是,他是给环境“治病”,遥感技术则是他的“诊断仪”和“听诊器”。 而今,王大成已是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
6个月前
0980

张懿:踔厉奋发 “懿”心报国

张懿 张懿(右四)与科研团队在实验室。 2006年,张懿(右三)在山西铝厂指导工作。 2007年,张懿(左一)与陈家镛院士(中)、李佐虎研究员在示范工程现场。 2003年,张懿在重庆示范工程现场。 张...
6个月前
0570

新中国首届院士,中国物理学界泰斗——饶毓泰

江西临川以频出才子而远近闻名,但多为文人骚客,科学界人士少之又少,饶毓泰便是其中之一,他是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 近日,记者走访江西省方志馆,多番查阅资料了解到,饶毓泰早年便设计了新型低压电弧光源...
2周前
0460

田一超:数学王国的“攀登者”

田一超 受访者供图 一个普通人能否登上数学的塔尖? 数学家田一超说,他可能算不上“天才”,但他的经历或许能给很多人带来希望:没有奥数金牌也可以从事数学研究。 和他大约同一时期进入大学的有张伟、袁新意...
6个月前
01260

中国第一位唢呐博士,惊艳出圈!

近日,一位“90后”女博士惊艳出圈,她的“tittle”也令众多网友表示惊讶。 她,就是中国第一位唢呐博士——上海音乐学院“90后”青年教师刘雯雯! 她凭着中国最“土”的传统民间乐器,登上一线国际舞台...
2周前
0570

迄今唯一!211大学文科教授,当选院士

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李雪涛教授近日当选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德国国家科学院官网日前正式公布了这一消息。 中、德两国在2022年刚刚庆祝过建交50周年,去年9月30日,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夫妇在德国首...
2周前
0670

季羡林:今天抄了一天毕业论文,手痛

提到季羡林先生,你的印象是什么? 1、“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2、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佛学家,社会活动家; 3、掌握多门外语技巧,“英德梵俄法巴利吐火罗文”统统不在话下; 4、千...
2周前
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