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现已成为以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前沿探索、强激光科技装置建设、激光与光电子系统开拓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研究所重点学科领域为:强激光技术、强场物理与强光光学、空间激光与时频技术、信息光学、量子光学、激光与光电子器件、光学材料等。
全所现有职工10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900余人,先后有9位专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位专家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在读研究生1000余人。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联合实验室1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4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2个。
建所以来,上海光机所恪守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使命定位,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在超强激光科学与聚变新体系、空天激光信息网络技术与系统、自主可控光学核心材料和激光高端装备三大主攻方向上,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完成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包括重大光学与激光前沿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大型激光应用工程研究等,为推动我国超强激光与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建成国内仅有、国际为数不多的兼具大能量短脉冲激光加载和主动探针光功能的“神光Ⅱ”综合高功率激光装置;达到世界最高水平峰值功率12.9拍瓦的超强超短激光装置;国际上首次观察到基于激光加速器的自由电子激光放大输出的新一代超强超短激光综合实验装置等大科学装置。成功研制国际首台在轨运行并开展科学实验的空间冷原子钟;国际上首次获得夜晚全球和南北两极CO2柱浓度的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大气一号”主载荷大气探测激光雷达。截止2023年底,共获国家级奖励49项,中国科学院奖励123项,省部级奖励160项,申请专利5372项,授权3454项。
上海光机所积极开展科技合作,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抢占区域发展优势,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目标,开展高质量成果转移转化,开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新格局。深入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合作,作为科技部首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十多个国家开展国际合作研究,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与俄罗斯、以色列、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研究机构共建联合实验室。
上海光机所以突出的科研成绩和自身的学科优势确立了在国内外科技界的地位,为我国现代光学和激光与光电子学的发展及应用做出了突出贡献。
面向新时代,上海光机所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出发,瞄准抢占科技制高点,勇于承担时代责任,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充分发挥上海光机所从激光材料、核心器件到系统集成的建制化研发优势,打通从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工程验证到成果转化的创新价值链,为国家重大需求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努力把上海光机所建设成为世界激光科技中心,成为国家可以信赖的战略科技力量,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与创新型国家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数据统计
相关导航

研究院聚焦空间科技、交叉前沿与先进制造、信息科学与技术、能源与环境、健康科学与技术等领域,定位于开展原始创新研究,为战略新兴产业提供核心技术和集成技术解决方案,探索科技与经济、教育、金融、文化结合的发展模式。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五十多年来,研究范围逐步扩展到能源化工、生化工程、材料化工、资源/环境工程等领域,学科方向由“化工冶金”发展为“过程工程”。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简称南京土壤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其前身为1930年创立的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通过前沿学科交叉,把纳米科技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物理以及化学等学科结合起来,实现微电子技术到纳米电子技术的无缝过渡;开发智能型微观医疗诊断技术和微观治疗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新型的电子,离子和带电分子在固体,液体和大分子中的运动方式,来设计新的固体纳米器件,合成新型分子器件和分子互联线,在此基础上通过模仿人类和其他动物对外界信息的接收处理方式来设计构造新型计算机;利用纳米材料生长技术和纳米器件制造技术,利用相位控制工程,研究和开发纳米尺度二维和三维无源或有源的声场,毫米波,红外光波,紫外和X射线的相控发射,接收和成像系统。利用这种系统,结合动物昆虫的复眼等仿生技术,对运动目标进行全息成像,关联存储,模式识别,形成对多个运动目标的闭环监控,这将成为微观医疗设备领域,航空航天,汽车防撞系统和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利用高精度纳米材料生长和工艺技术手段,来改进传统微电子产品的制造工艺,提高集成电路产品性能,特别是提高微电子产品的可靠性。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在我国药物研究领域,有一颗璀璨的明星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它的发展历程和卓越成就,见证了我国药物研究从起步到走向世界前沿的伟大跨越。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是以动物科学基础研究为主的社会公益型国家级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以下简称“武汉植物园”)筹建于1956年,1958年正式成立,是集科学研究、物种保育和科普开放为一体的综合性科研机构,是我国三大核心科学植物园之一,包含光谷、磨山、中-非联合研究中心-肯尼亚园区,江夏、新洲两个基地及多个野外观测台站。
毕业后一直想去参观学习,不知道对外交流政策如何?
作为业内人士说一句,他们家的量子光学研究水平确实是国际一流
12.9拍瓦的激光!这能量密度简直难以想象 😲
实验室里那些设备单是看介绍都让人震撼,更别说亲眼见到了
光学研究的国家队啊,实力的象征
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点赞!希望更多年轻人投身科研事业
空间冷原子钟这种高精尖技术,听说对北斗导航系统帮助很大?
冷原子钟是很了不起的突破,不过现在还能提高精度吗?
读研的时候去参观过一次,实验室设备很震撼,至今难忘
建所60年就能取得这么多成绩,太厉害了,继续加油!
12.9拍瓦的峰值功率!这数字也太夸张了,国际领先水平啊
神光Ⅱ这个名字就很有气势,不知道普通人有机会亲眼看一下吗?
作为光学专业的学生,梦想就是能进入上海光机所工作
强激光领域的研究真前沿,想知道他们在医疗方面有什么新突破吗?
每次看到这种国家级研究所的成果都热血沸腾,希望激光技术能早日实现民用化
为中国科技点赞!上海光机所的科研成果真是让人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