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以下简称烟台海岸带所)是由中国科学院与山东省、烟台市共同筹建的资源环境领域的国家级研究机构。2006年筹建,2009年12月通过验收正式成为中国科学院序列的研究所。
烟台海岸带所坚持“四个面向”,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科学院提出的“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的指示要求,聚焦主责主业,以“认知海岸带规律,支持可持续发展”为使命,面向陆海统筹的海岸带综合治理体系建设的国家战略需求,聚焦环境过程与生态安全保障,打通生态修复与资源利用,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致力于战略性、前瞻性、颠覆性综合交叉研究,遵循科学与工程结合、自然与社会结合、信息与管理结合的研究思路,为“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实施提供战略科技支撑与综合示范应用。抢抓海岸带科技创新机遇,通过凝聚交叉、融合提升,在海岸带环境综合治理、生态修复与资源利用、海岸带综合管理等方面取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系统性和原创性成果,成为海岸带科学与技术领域不可替代的“国家队”和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科研机构。
烟台海岸带所现有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下设海岸带环境过程实验室、海岸带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海岸带信息集成与战略规划研究中心)、海岸带生物学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下设海岸带生物学与生物资源保护实验室、海岸带生物资源高效利用研究与发展中心)、山东省海岸带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岸带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岸带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与装备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研究所还拥有中国科学院牟平海岸带环境综合试验站、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农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500吨级“创新一”科学考察船等科研平台。烟台海岸带所为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岸科学与工程分会、中国太平洋学会海岸管理科学分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海洋生物技术分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分会、“未来地球海岸国际计划”首席国际项目办公室的依托单位。
研究所现有环境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培养点和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培养点,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四个二级学科博士培养点,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二级学科硕士培养点,以及环境工程、生物技术与工程两个专业硕士培养点,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研究生培养体系。现有在读研究生,194人(其中博士生88人,硕士生106人),另有在读国际留学生4人。先后有11人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15人获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7人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6人获中国科学院大学—BHPB博士生奖学金。在所研究生指导教师70余人,其中13人次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2人获中国科学院领雁振翅奖银奖。
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基础性专项、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等国家和地方科技项目千余项。截至2023年底,研究所共发表论文5800余篇,其中,SCI论文3975篇,影响因子大于7 的994篇(占25%),领域TOP期刊1409篇(占35.4%),SCI论文篇均被引频次为30.38,化学、环境生态、动植物学和农学四个学科进入全球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前1%。出版专著60余部。研究所获授权专利679项,52项实现转化,多次获得烟台市专利创造大户奖励。研究所共获得省部、行业、地市科技奖励81项,其中,山东省科技奖3项,山东省专利奖1项,海洋科学技术奖8项,海洋工程科技奖13项。出版专著60余本,其中“中国海岸带研究”系列丛书14册,黄河三角洲系列专著12册。
数据统计
相关导航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重庆研究院”)是中国科学院、原国务院三峡办、重庆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中国科学院直属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简称生态环境中心)始建于1975年,时为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1986年与中国科学院生态学研究中心(筹)合并,建立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生态环境领域综合性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解决关系国家全局和制约长远发展的资源环境领域的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为着力点,以持续提升研究所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主线,建设成为服务、引领和支撑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研究战略科技力量。成为在我国陆地表层过程、区域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安全、生态系统及地理信息系统核心科学与技术研究中起引领作用的综合研究机构,成为国家区域发展、资源利用、环境整治和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思想库、人才库,成为国际地理科学、资源科学和生态建设领域的著名综合性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面向国际干旱区生态、环境、资源领域科技前沿,面向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重大需求,面向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主战场,围绕自然资源开发、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开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与环境监测和评估、新疆和中亚矿产探测与环境治理、干旱区战略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新疆农牧民增收和区域发展等研究。

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广州健康院深度推进科教融合。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药物化学二级学科博士培养点,拥有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培养点、材料与化工和生物与医药两个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点。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是我国生物信息领域的重要科研机构,在数据管理、科研创新、国际合作等多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推动着我国生物信息学的进步与发展。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地化所”)成立于1966年2月,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球化学研究室、昆明地质工作站和中国科学院贵阳化学所等单位合并组成。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成立于 1953 年,由著名物理冶金学家李薰先生创建,是新中国成立后中科院首批新建研究所之一,现任所长为刘岗研究员。
研究所在环境治理方面做了很多实际工作,给所在地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看到有留学生在这个所读书,想了解下申请难度如何?
环境科技领域能出这么多高水平论文真的很不容易,希望能转化为实际应用
四个学科进入ESI前1%,中科院还是中科院啊,太强了👍
盐碱地改良技术要是能推广到更多地区就好了,我们老家就很需要这样的技术
500吨级的科考船是什么概念啊?有懂行的科普一下吗?
在读研究生194人,感觉实验室条件应该很不错~
希望能多关注一下渤海湾的污染问题,我们这些住在海边的人真的很担心水质问题😔
这个研究所实力很强啊,光SCI论文就发了近4000篇,不愧是中科院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