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8个月前发布 870 13 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成立于 1953 年,由著名物理冶金学家李薰先生创建,是新中国成立后中科院首批新建研究所之一,现任所长为刘岗研究员。

所在地:
中国
收录时间:
2025-02-24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成立于 1953 年,由著名物理冶金学家李薰先生创建,是新中国成立后中科院首批新建研究所之一,现任所长为刘岗研究员。


建所初期,金属所助力我国钢铁冶金工业恢复振兴,随后跨越到新材料领域,为重大工程提供关键材料。改革开放后完成大量高难度科研任务,1999 年与中科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整合。经多年努力,现已成为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国内一流且具重要国际影响的研究机构,是高性能材料研发的重要基地,获胡锦涛总书记高度评价。


新时代下,金属所在先进结构材料和新型功能材料多领域开展研究。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上成果显著,建有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师昌绪先进材料创新中心、材料腐蚀与防护中心等,还有多个国家级和中科院级平台,形成贯通式科技创新体系。


科研成果丰硕,基础研究在纳米金属等领域获国际认可,“金属纳米结构材料” 被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列举,多名科学家入选 “高被引科学家”。应用研究为众多国之重器提供关键材料与技术,合作企业超 600 家,成果广泛转化。累计获科技成果奖 400 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超 100 项,师昌绪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人才方面,坚持 “人才强所” 战略,现有工作人员 1900 余人,含 7 名两院院士,汇聚大量人才计划入选者,入选多个国家级人才基地,众多科学家在国际组织和期刊任职,提升我国材料科学国际影响力。


作为材料学科重要研究生培养基地,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硕博培养点及博士后流动站,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建学院,现有在学研究生 1400 余人。拥有各类科研设备,主办及承办 6 种核心期刊,《金属学报》和 JMST 颇具影响力。


未来,金属研究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科技报国初心,牢记科技强国使命,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数据统计

相关导航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通过前沿学科交叉,把纳米科技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物理以及化学等学科结合起来,实现微电子技术到纳米电子技术的无缝过渡;开发智能型微观医疗诊断技术和微观治疗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新型的电子,离子和带电分子在固体,液体和大分子中的运动方式,来设计新的固体纳米器件,合成新型分子器件和分子互联线,在此基础上通过模仿人类和其他动物对外界信息的接收处理方式来设计构造新型计算机;利用纳米材料生长技术和纳米器件制造技术,利用相位控制工程,研究和开发纳米尺度二维和三维无源或有源的声场,毫米波,红外光波,紫外和X射线的相控发射,接收和成像系统。利用这种系统,结合动物昆虫的复眼等仿生技术,对运动目标进行全息成像,关联存储,模式识别,形成对多个运动目标的闭环监控,这将成为微观医疗设备领域,航空航天,汽车防撞系统和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利用高精度纳米材料生长和工艺技术手段,来改进传统微电子产品的制造工艺,提高集成电路产品性能,特别是提高微电子产品的可靠性。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13 条评论

  • 矩阵使者
    矩阵使者 游客

    想问下报考他们的研究生需要什么条件?特别向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

    北京北京市
    回复
  • 狂战无双
    狂战无双 游客

    去年去参观过一次,里面的实验室设备真是顶尖水平,很多都是自主设计的。

    北京北京市
    回复
  • 读书狂人
    读书狂人 游客

    希望国家多支持这样的研究所,他们研究的很多材料都是国之重器的基础啊!

    安徽省合肥市
    回复
  • 林梢
    林梢 游客

    《金属学报》确实很有分量,我们实验室都订阅了,最新一期那个催化材料的研究很有启发。

    北京北京市
    回复
  • 林间光
    林间光 游客

    现在研发团队有多少人啊?感觉产出效率太高了,每年都有突破。

    北京北京市
    回复
  • 夕阳漫步者
    夕阳漫步者 游客

    师昌绪院士获得最高科技奖实至名归!中国材料科学的领军人物!

    天津天津市
    回复
  • 漂泊的星
    漂泊的星 游客

    看到这篇介绍更想去他们那里读博了,就是不知道竞争大不大…

    宁夏银川市
    回复
  • 阳光下的泡沫
    阳光下的泡沫 游客

    想问下他们企业合作项目多吗?我们公司想找材料方面的技术支持。

    北京北京市
    回复
  • 牧羊女
    牧羊女 游客

    作为一名材料专业学生,梦想就是能在金属所工作!他们的科研设备可真让人羡慕。

    北京北京市
    回复
  • 社交小天才
    社交小天才 游客

    那个纳米金属研究太厉害了,习主席都在大会上提到过!👍

    广东省深圳市
    回复
  • 好奇的猫咪
    好奇的猫咪 游客

    听说这里的学生资源特别好,好想去读研深造啊!

    北京北京市
    回复
  • 话痨小李
    话痨小李 游客

    李薰先生创立的研究所,现在发展得这么好,老一辈科学家看到一定很欣慰!

    北京北京市
    回复
  • 邪眼暴君
    邪眼暴君 游客

    金属所真是我们国家材料科学的骄傲啊!每次看到他们的科研成果都特别振奋人心!

    北京北京市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