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

5个月前发布 108 11 0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是我国生物信息领域的重要科研机构,在数据管理、科研创新、国际合作等多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推动着我国生物信息学的进步与发展。

所在地:
中国
收录时间:
2025-02-24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是我国生物信息领域的重要科研机构,在数据管理、科研创新、国际合作等多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推动着我国生物信息学的进步与发展。
  1. 发展历程:2003 年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成立,以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 为基础,整合 “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 部分员工组建。2019 年加挂 “国家生物信息中心” 牌子,2024 年完成领导班子任命,现任主任为杨运桂研究员。
  2. 核心职责:负责我国生物信息大数据的统一汇交、存储、安全管理与开放共享,同时支持前沿交叉研究和转化应用,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推动全球生物信息的共享与治理。
  3. 机构与平台建设:组建 “基因组科学与信息”“精准基因组医学” 两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和 “所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获批建设 “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2024 年设立计算生物学部等七个科研业务部门,不断完善科研架构。
  4. 科研成就: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等重大国际项目,独立完成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基因组计划,牵头完成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任务。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 2200 多篇 SCI 论文,荣获 3 项国家级奖励、40 余项省部级奖励,获授权专利 99 项、软件著作权 163 项,多项成果入选重要科学进展。
  5. 数据资源与服务:建成超 100 个数据库的组学数据资源体系,组学原始数据归档库 GSA 汇聚近 60PB 生物数据,促进数据统一管理与共享。创建新冠病毒信息库,为全球抗疫提供数据支撑,还承担国家人类遗传资源信息管理备份任务,建成一体化平台。
  6. 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与中国遗传学会共同主办《基因组蛋白质组与生物信息学报》,该刊被多个重要数据库收录并获资助。2018 年发起成立国际生物多样性与健康大数据联盟,成员单位已覆盖 17 个国家,搭建起国际合作网络。
  7. 人才与教育: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引进一批领军和优秀青年人才,2020 年获批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截至 2024 年 12 月底,拥有众多正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各类高层次人才。设有多个学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及博士后流动站,2024 年 11 月在读研究生 362 人。
  8. 未来展望:未来,中心将秉持 “边建设、边运行、边服务” 理念,依托张家口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资源体系与多语种创新智能生态,加强核心数据资源与自主可控软件系统建设,聚焦研发 AI 生物数据语料底座、算法工具及大模型,搭建国际生物大数据合作网络,持续提升数据存储、管理和应用能力,为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产业发展提供信息与技术支撑 。

数据统计

相关导航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创建于1956年,是以钱学森先生工程科学思想建所的综合性国家级力学研究基地,在国际力学界享有盛誉,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研究方向为:微尺度力学与跨尺度关联,高温气体动力学与跨大气层飞行,微重力科学与应用,海洋工程、环境、能源与交通中的重大力学问题,先进制造工艺力学,生物力学与生物工程等。现设有5个实体实验室。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NM)、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HD)、中国科学院微重力重点实验室(NML)、中国科学院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LMFS)、宽域飞行工程科学与应用中心。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坚持创新驱动与需求牵引相结合、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并重,聚焦新能源与先进储能、新生物、新材料领域,开展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和系统集成重大创新研究,突破领域前沿科学难题和核心关键技术,提供重大创新成果和系统解决方案,在满足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方面发挥不可替代作用,不断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青岛能源所拥有生物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博士后流动站,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与化工工程共四个一级学科博士培养点;生物与医药、化工与材料两个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点,形成了涵盖生物、化学、化工、材料等领域的学科培养体系。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面向国际干旱区生态、环境、资源领域科技前沿,面向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重大需求,面向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主战场,围绕自然资源开发、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开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与环境监测和评估、新疆和中亚矿产探测与环境治理、干旱区战略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新疆农牧民增收和区域发展等研究。
学术会议云

11 条评论

  • 蜜糖吐司
    蜜糖吐司 游客

    60PB的数据管理真的太不容易了,点个大大的赞!

    上海上海市
    回复
  • 神经脉络
    神经脉络 游客

    领导张家的科研工作不容易啊,加油!20年来发展得真快

    上海上海市
    回复
  • 强强
    强强 游客

    数据管理功能做得很好,但希望官网还能再友好一点,查资料经常找不到

    上海上海市
    回复
  • 灰熊卫士
    灰熊卫士 游客

    想问下普通学生可以去实习吗?看起来是个很好的学习平台

    上海上海市
    回复
  • 咕噜小猫
    咕噜小猫 游客

    新冠信息库为抗疫做了很大贡献,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
    回复
  • 水墨古镇
    水墨古镇 游客

    3项国家级奖励,40多项省部级,这成果真是硕果累累!

    上海上海市
    回复
  • 葡萄酒品鉴
    葡萄酒品鉴 游客

    建议多关注一下中小型实验室的数据需求,不要只服务顶尖科研单位

    内蒙古赤峰市
    回复
  • 平静的海
    平静的海 游客

    支持国产科研机构!希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缩小与国际顶尖机构的差距

    上海上海市
    回复
  • 黄泉影
    黄泉影 游客

    60PB的生物数据…这存储得花多少钱啊,不过确实很重要👍

    北京北京市
    回复
  • 嗜血魔尊
    嗜血魔尊 游客

    能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太厉害了!期待未来更多科研成果!

    上海上海市
    回复
  • 傅红雪
    傅红雪 游客

    希望数据能更开放一些,这样对国内生物信息学研究帮助更大

    北京北京市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