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5个月前发布 73 10 0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以下简称“微电子所”)成立于1958年,是我国微电子科学技术与集成电路领域的重要研发机构。

所在地:
中国
收录时间:
2025-02-20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以下简称“微电子所”)成立于1958年,是我国微电子科学技术与集成电路领域的重要研发机构。

  微电子所前身为原中国科学院109厂。1986年,109厂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计算技术研究所有关研制大规模集成电路部分合并为中国科学院微电子中心。20039月,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微电子所在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集成电路装备等领域展开科研工作,设有13个研发单元,具备从原理器件、集成工艺、制造装备到核心芯片开发的全链条、体系化科技创新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

  微电子所目前在职职工1千余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80余人。

  微电子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是中国科学院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主承办单位,现设有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三个一级学科。目前共有在学研究生1600余人,在站博士后44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微电子所将秉承“惟精惟一、求是求新”的所训,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快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砥砺奋进、开拓创新,为实现我国集成电路领域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数据统计

相关导航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依托我国西南地区得天独厚的天文观测优势,以南方基地(丽江天文观测站)和抚仙湖太阳观测和研究基地(抚仙湖太阳观测站)的观测设备为核心,大力推进地面大型天文观测设备的立项及建设,依托两站积极开展国际前沿问题的天文观测研究;将云南天文台打造成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内不可或缺的中国南方天文观测和研究集群。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重点研究热带边缘海海洋水圈-地圈-生物圈圈层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特征与演变规律,探讨其对资源形成和环境变化的控制和影响,发展具有南海特色的热带海洋资源与环境过程理论体系和应用技术。以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海-陆-气相互作用与环境安全、边缘海与大洋板块相互作用和岛礁工程环境保障为战略主题,聚焦生态文明和国防安全建设工程,着力突破海洋领域前沿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重点学科领域:热带海洋环境动力与生态过程、边缘海地质演化与油气资源、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和海洋环境观测体系及其关键技术。
学术会议云

10 条评论

  • 云间游侠
    云间游侠 游客

    希望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现在半导体行业竞争太激烈了

    广东省深圳市
    回复
  • 星轨之心
    星轨之心 游客

    想知道最近在芯片制造装备方面有啥新突破没🤔

    广东省汕头市
    回复
  • 社恐小影子
    社恐小影子 游客

    从58年到现在,见证了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史

    湖北省武汉市
    回复
  • GloamingWanderer
    GloamingWanderer 游客

    没想到一个研究所就有2个院士,实力可以啊

    上海上海市
    回复
  • 灯笼金
    灯笼金 游客

    话说现在有什么重点研究方向吗?对量子计算有涉及吗?

    东京都东京
    回复
  • 旧梦轻舟
    旧梦轻舟 游客

    希望国产芯片能够尽快突破封锁,看好微电子所!

    江苏省苏州市
    回复
  • 星葵
    星葵 游客

    1600多个研究生和44个博士后,感觉人才储备真不错

    重庆重庆市
    回复
  • 遗韵
    遗韵 游客

    “惟精惟一、求是求新”这个所训真的很贴切,科研机构就应该这样!

    上海上海市
    回复
  • 丹参
    丹参 游客

    全产业链研发能力真的很强👍

    浙江省杭州市
    回复
  • 光之旅人
    光之旅人 游客

    原来就是以前的109厂改的啊,历史这么悠久!

    上海上海市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