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帅气的我简直无法用语言描述!

研究开发金属氢氧化物卟吩框架膜实现锂离子精准选择性保留

从盐湖水、地热卤水及海水中高效提取锂,是应对锂资源短缺问题的关键路径之一。传统分离方法因钠、钾等竞争性离子与锂在尺寸和电荷上高度相似,导致它们在分离膜中的迁移行为几乎一致,严重制约了锂的选择性与提取效...
9小时前
0390

研究开发出增强纤维素与半纤维素降解能力的整合生物糖化工程菌株

热纤梭菌具有的纤维小体多酶复合体,是目前自然界中已知最高效的纤维素降解体系。热纤梭菌的纤维素降解酶系中缺少外泌的β-葡萄糖苷酶(BGL),导致纤维二糖对纤维小体反馈抑制。同时,热纤梭菌半纤维素酶系也较...
2天前
01000

研究开发种子介导法精准合成Ag1-Pd1双原子加氢催化剂

双原子催化剂(DACs)作为单原子催化剂(SACs)的延伸和升级,通过将两种不同的金属原子以配对的形式锚定在载体上,利用配对金属原子间的电子相互作用,产生“1+1>2”的协同效应。这种催化剂可以...
5天前
01900

碳足迹智能核算研究取得进展

在“双碳”战略背景下,碳核算的效率与精度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传统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因高度依赖人工、知识门槛高、流程割裂等痛点,已成为制约碳核算研究与规模化应用的关键瓶颈。为破解这一难题,中国科学...
1周前
02080

研究发现抗缺陷、可规模化的扩渗盐差发电新机制

盐差能作为一种清洁、稳定的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传统盐差能的收集方式主要基于反向电渗析(RED)技术,其核心在于通过高离子选择性的膜材料以产生净离子流,因此,性能一直受“通量-选择性”博弈的...
3周前
02310

研究开发出可热封的纤维素甲酸酯生物塑料薄膜

传统的石油基塑料薄膜因不可生物降解且回收率低,已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人们越来越关注开发绿色生物基塑料薄膜。纤维素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特殊的线性柔性结构,成为制备生物塑料薄膜的理...
1个月前
04180

研究发现高镍锂电池热失控“真凶”

随着电动汽车与储能产业的发展,市场对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需求持续攀升。在众多正极材料中,高镍层状材料因高比容量、良好倍率性能和较低成本,成为当前商业化的主流选择。然而,伴随能量密度提升而来的严重安全隐...
2个月前
03200

研究利用流式拉曼技术获得棕榈油酸高产菌株

棕榈油酸在改善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及炎症反应等方面具有重要生物活性,是具有健康益处的功能性不饱和脂肪酸。然而,棕榈油酸在传统油料作物中含量稀缺,其生产长期依赖沙棘、澳洲坚果等野生植物,受气候和地理条件限...
3个月前
07120

研究实现聚己内酯高选择性定向解聚为己内酯单体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在聚酯塑料选择性闭环解聚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通过限域的(BisSalen)Al催化剂精确控制解聚路径选择性,实现聚己内酯(PCL)定向解聚为己内酯单体。 反...
3个月前
02220

研究开发出原位代谢靶向的功能菌筛选、培养和强化技术

为解决污水处理等环境修复中功能菌筛选与培养效率低的问题,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联合多家单位研发“原位代谢靶向的功能菌筛选、培养和强化”(IMSCA)技术。该技术通过单细胞拉曼分选仪,直接对...
3个月前
0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