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
你是否好奇外国档案如何评价中共抗战?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武汉大学推出《外国档案文献中的中共抗战》,由胡德坤教授主编、人民出版社出版。历时8年,这部49万字巨著首次揭秘日美英俄等多国解密档案,全面呈现战时外国观察家和情报机关对中共抗战的评价、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知。它颠覆传统视角,书写中共抗战的丰功伟绩与国际影响,填补研究空白,有力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跨学科协同的精品力作,专家高度赞誉其学术价值,为建构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贡献里程碑之作。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通讯员熊晓煜)8月31日,《外国档案文献中的中共抗战》新书出版专家座谈会在北京举行,该书由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胡德坤主编、彭敦文教授副主编,人民出版社出版。副校长陆伟出席座谈会。《外国档案文献中的中共抗战》的出版,是武汉大学有组织科研、跨学科协同产出精品力作的体现,为建构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作出了重要的学术话语贡献。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该书的出版恰逢其时。该书是胡德坤教授领衔的国家社会科学抗战史工程的二战史研究重大滚动项目的代表性成果。从立项到出版,历时8年,成书约49万字,工作量巨大,涉及多国、多语种档案资料的搜集、整理和世界史、中国史、党史等多学科的共同研究。该书梳理和运用日、美、英、俄近年解密的二战时档案文献,运用多方史料,全面呈现了战时外国观察家和情报机关对中共抗战的评价、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知,书写中共抗战的丰功伟绩,反映中共抗战的国际影响,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参加座谈会的专家、学者围绕该书进行了深入探讨,对该书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书作为历史研究领域的一项跨学科、综合性、创新性的研究,可弥补国内外对中共抗战的国际影响研究之不足,对客观全面地反映中国抗战具有重要意义。
座谈会由武汉大学主办,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等10余家研究单位、高校专家学者,人民出版社及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社科报》等媒体的30余位代表参会。
(供图: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编辑:赵冀帆)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