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多校发起首届全国”AI+能源”大学生科创竞赛
上海交通大学联合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共6所名校,正式启动第一届全国”AI+能源”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该竞赛是全国首个聚焦人工智能与能源两大战略领域深度融合的大学生科创赛事,旨在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和数字中国建设需求,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平台。竞赛设置”AI+能源科学研究”和”AI+能源工程应用”双赛道,涵盖前沿探索和工程应用,成果有望获得企业支持转化。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新闻网
2. 北京师范大学主办2025年中国校园长论坛聚焦科学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主办2025年第一期中国校(园)长论坛,主题为”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共筑教育强国根基”。论坛汇聚全国多地教育局领导、知名校长、专家学者及港澳教育界同仁300余人,探讨科学教育实践路径、技术工程教育探索及多主体协同育人生态建设。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官网
3. 北京邮电大学承办首届全国大学生人工智能安全竞赛
北京邮电大学承办的第一届全国大学生人工智能安全竞赛决赛颁奖仪式举行。竞赛由中国信息协会主办,设置对抗赛和作品赛两个赛道,吸引全国88所高校350支队伍参赛,包括25所985高校及全部16所国家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高校。北邮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自主研发了国内首款攻防兼备的大模型靶场支撑赛事。
来源:北京邮电大学新闻网
4. 山东大学多项学术与合作活动持续推进
山东大学近期动态包括:召开教育科技人才大会暨校领导班子暑期务虚会;与黄河实验室(河南)举行座谈交流;举办2025年全国高校数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与威海市政府签署深化校地合作共建协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再获佳绩;天文与空间科学山东省院士工作站启动。
来源:山东大学官网
5. 北华大学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获历史性突破
在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中,北华大学5支晋级全国总决赛的队伍斩获国家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刷新了学校在该赛事中的获奖纪录。该校工程训练中心通过”实景化、项目化、融合化”的工程训练体系系统组织备赛。
来源:北华大学新闻网
6. 上海交通大学”AI+专业”建设与智慧校园实践
作为首届全国”AI+能源”竞赛发起方,上海交通大学首批建设的9个”AI+专业”中,智慧能源创新学院的智慧能源工程专业是其中之一。全院正全力打造集教学、科研、培训、示范、低碳为一体的智慧能源示范校园,学生可利用AI工具实时监控分析校园能耗数据,开展能源优化实践。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智慧能源创新学院
7. 全国大学生人工智能安全竞赛助力校城融合与人才培养
首届全国大学生人工智能安全竞赛也是昌平区推进校城融合、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赛事,旨在通过赛事吸引全国优秀高校人才关注昌平、扎根昌平,并推动高校技术成果在昌平转化。未来科学城将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资源集聚优势,以高水平赛事为纽带夯实”校城协同、产教融合”发展根基。
来源:昌平区人民政府官网
8. 高校竞赛注重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
近期多项全国性大学生竞赛,如”AI+能源”竞赛、人工智能安全竞赛、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等,均突出”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理念,旨在激发青年学生创新活力,培养其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并搭建产学研用结合的平台。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9. 人工智能与前沿技术融合成为高校创新焦点
从”AI+能源”到人工智能安全,再到低空技术等领域,人工智能与各前沿技术及产业的深度融合正成为高校科研创新、竞赛举办和专业建设的重要方向,致力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并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来源:科技日报
10. 高校持续推进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
山东大学与威海市政府深化校地合作、上海交通大学”AI+能源”竞赛成果获企业孵化兴趣、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安全竞赛推动技术成果在昌平转化等事件,表明高校正持续通过签署合作协议、举办创新赛事、共建研究平台等多种形式,深化产学研用结合,推动创新成果落地转化。
来源:教育部新闻办公室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