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6日院校科研快讯

2025年8月6日院校科研快讯

1. 中科院物理所方忠院士团队获未来科学大奖​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方忠院士与戴希、丁洪因在拓扑电子材料的计算预测与实验实现方面的突破性贡献,共同获得2025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其成果为自旋电子学、量子计算等领域开辟新路径。

来源:腾讯新闻


​2. 中科院古脊椎所徐星、周忠和获未来科学大奖​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周忠和与季强因发现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化石证据,获2025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将争议假说转化为被广泛接受的理论。

来源:未来科学大奖委员会


​3. 上海交大丁洪教授获未来科学大奖​

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丁洪教授凭借对角分辨光电子能谱技术的创新应用,实验验证Weyl费米子存在,与方忠、戴希共享”物质科学奖”,其方法已被全球广泛采用。

来源:新基石科学基金会


​4. 中科院植物所光合作用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匡廷云院士团队”真核生物光合膜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获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破解了硅藻高效捕光的分子机制,为高光效作物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来源:中国科学院官网


​5. 广州海洋实验室出席国际辐射科学大会​

广州海洋实验室唐丹玲团队参加维也纳国际辐射科学大会,展示核废水遥感监测研究成果,探讨福岛污染水扩散机制及辐射探测技术应用。

来源:广州海洋实验室


​6. 中国自动化学会将发布AI教育关键技术报告​

中国自动化学会宣布将于8月15日发布《人工智能学科人才图谱》及《教育大模型技术路线图》,推动智能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同期举办全国青少年智能设计大赛决赛。

来源:中国新闻网


​7. 华东师大合成生物学论坛聚焦医药应用​

华东师范大学参与主办的2025合成生物学论坛在上海开幕,聚焦生物制造与医药健康协同创新,探讨酶分子工程、细胞工厂设计等前沿技术产业化路径。

来源:今日霍州


​8. 西湖大学发表化学-生物协同催化新成果​

西湖大学合成生物学中心刘建明团队提出低碳基原料利用新策略,通过化学-生物协同催化实现高效转化,相关研究将在合成生物学论坛报告。

来源:合成生物学创新论坛


​9. 大连理工展示细胞工厂设计突破​

大连理工大学薛闯教授团队开发新型微生物细胞工厂,通过代谢通路优化显著提升产物合成效率,成果将于合成生物学前沿技术论坛发布。

来源:上海生物发酵展


​10. 武汉爱疆科技发布光伏检测大模型​

武汉爱疆科技联合高校研发国内首款光伏电池智能检测大模型”星汉AI”,可识别钙钛矿电池微观缺陷,检测精度达国际领先水平。

来源:MSN中文网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