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基础院董帆教授团队在Chemical Reviews发表学校首篇综述评论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文章导读
光激发自由基,环境能源领域的"隐形战士"为何总在关键时刻"消失"?电子科技大学董帆教授团队在化学顶刊Chemical Reviews(影响因子55.8)发表校史首篇综述,首次系统揭秘这类短寿命活性物种的生成调控与动态追踪技术。文章直击自由基难观测、机制难解析的行业痛点,精准总结构效关系与前沿监测方法,纠正研究误区并指明可持续发展方向。阅读本文,你将掌握破解环境净化与能源转化的核心密钥,抢占科研新赛道!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近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四川省创新群体项目和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等项目资助下,基础与前沿研究院董帆教授团队在化学旗舰期刊Chemical Reviews(化学评论)上发表题为“Photoexcited Active Radicals for Environmental and Energy Applications: Generation, Regulation, and Dynamic Tracking”的综述论文,基础与前沿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王捷琳、申淑洁、李欣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董帆教授和李解元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为论文唯一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基础院董帆教授团队在Chemical Reviews发表学校首篇综述评论

自由基因其高反应活性,被视为化学反应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在有机化学、光/电化学、能源化学与环境化学、电子器件等诸多前沿领域中,自由基的重要性在日益加强。其中,光激发活性自由基因其在环境和能源应用中的关键作用而备受关注。自由基是光诱导反应中的活性物种,由于其寿命短、能量高,难以在反应过程中直接观察其变化规律。这一特性为反应中间体的确定和反应路径的解析带来了挑战。此外,自由基的行为受环境条件显著影响,这给揭示光催化和光化学的反应机制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对自由基的准确识别、精准调控和动态追踪至关重要。

电子科技大学基础院董帆教授团队在Chemical Reviews发表学校首篇综述评论

本综述详细总结了光激发活性自由基参与反应的全过程,总结了自由基选择性与反应效率之间的构效关系。此外,还总结了用于实时监测自由基的前沿分析技术,对自由基现有研究中的误区进行了说明,并对自由基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Chemical Reviews创刊于1924年,是美国化学会(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旗下的旗舰综述期刊,2024年影响因子高达55.8。这是本校学者首次在该期刊发表论文,这篇综述不仅总结了光激发自由基在能源环境领域的最新进展,也为自由基在可持续能源和环境科学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视角和指引。

 

作者简介:

董帆,基础与前沿研究院二级教授/博导/学术委员会主任,碳中和与环境能源新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生态环境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领域为:环境与能源催化、气体传感器件和智能环境化学。连续6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2018-2023年);获得四川省杰出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2023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金奖(2020年),省部级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5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以及四川省创新群体等省部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等20项。以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SCI被引5.2万余次,50篇余论文入选ESI高被引/热点论文,H指数为120。担任美国化学会ACS ES&T Engineering期刊Associate Editor。

李解元,基础与前沿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24)。主要从事大气污染净化及资源化、自由基介导环境与能源催化研究。包括:1)含氮污染物净化及资源化;2)多污染物氧化-还原协同转化;3)自由基精准介导污染物增值资源化。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面上、青年基金各1项,入选第九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以第一/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15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论文总被引9000余次,H指数为51。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21/acs.chemrev.5c00074

电子科技大学基础院董帆教授团队在Chemical Reviews发表学校首篇综述评论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