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自噬组分通过非自噬途径调控免疫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文章导读
水稻的自噬蛋白竟能“兼职”调控免疫?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两个核心自噬蛋白竟通过非自噬途径,以截然相反的方式调控小G蛋白活性:一个削弱抗病力,另一个则增强抗病性。更惊人的是,其中一个蛋白能感应营养胁迫,直接架起“营养—免疫”之间的分子桥梁。这项突破不仅颠覆了对自噬蛋白的传统认知,更揭示了作物抗病调控的全新机制,为培育高抗病性水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育种新策略。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发现水稻自噬的两个核心蛋白通过相反调控小G蛋白活性介导稻瘟病抗性,揭示自噬蛋白通过非经典自噬途径调控免疫的新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上。

自噬是真核生物通过液泡或溶酶体降解并循环再利用细胞内大分子和营养的过程,水稻自噬蛋白是否直接参与稻瘟病抗性,以及调控抗病的机制还不清楚。

该研究发现,水稻自噬蛋白激酶通过磷酸化植物特异蛋白抑制小G蛋白的免疫信号,削弱抗病性;而自噬标记蛋白通过竞争性结合自噬蛋白激酶,破坏磷酸化复合体的稳定性,激活小G蛋白免疫信号,增强抗病性。研究发现自噬标记蛋白受营养胁迫诱导,通过不依赖于自噬途径动态调控水稻免疫反应,在分子水平建立了营养状态与免疫应答的直接关联。该研究拓展了对自噬组分功能的传统认知,绘制了营养-免疫调控模型,为作物抗病育种提供了新思路。

该研究得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通讯员:郭建英)

原文链接:https://www.cell.com/molecular-plant/fulltext/S1674-2052(25)00235-7

水稻自噬组分通过非自噬途径调控免疫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