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姚红红课题组在《中国免疫学杂志(英文版)》(《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文章导读
中风后脑损伤为何持续恶化?东南大学姚红红团队在权威期刊《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揭秘突破性发现:一种新型致病性CD8+GZMK+CD27+CCR7+ T细胞(Tsa细胞)是幕后元凶!研究发现,Tsa细胞扩增与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直接相关——卒中激活脾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驱动Tsa细胞活化;脑缺血再灌注诱导内皮细胞表达趋化因子CCL19,通过CCR7受体将Tsa细胞募集至脑部,加剧神经炎症损伤。团队成功开发靶向CCR7的肽抑制剂,阻断这一趋化轴,并采用脾交感神经去神经支配术,显著减轻损伤。这一研究不仅解析了神经-免疫互作新机制,更为缺血性卒中治疗提供了革命性潜在疗法,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通讯员 白莹)近日,东南大学医学院姚红红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中国免疫学杂志(英文版)》《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发表了题为“脾交感神经动员的CD8+GZMK+CD27+CCR7+ T细胞通过CCL19阳性内皮细胞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D8+GZMK+CD27+CCR7+ T cells mobilized by splenic sympathetic nerves aggravate brain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via CCL19-positive endothelial cells)”的最新研究成果,阐明了脾脏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卒中相关致病性T细胞活化以及CCL19-CCR7介导细胞迁移在缺血性卒中脑损伤中的核心致病机制。
该研究通过单细胞RNA测序,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中发现并鉴定了新的致病性CD8+GZMK+CD27+CCR7+T细胞亚群,将其命名为卒中相关T细胞(Tsa)。研究发现,Tsa细胞的扩增与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其动员受脾交感神经系统驱动:卒中诱发的交感神经激活导致脾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E),NE通过β2-肾上腺素能受体(ADRB2)信号通路,促进Tsa细胞活化与释放。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脑缺血损伤会诱导内皮细胞特异性表达趋化因子CCL19。CCL19通过与其同源受体CCR7结合,将Tsa细胞趋化募集至脑实质,从而加剧神经炎症损伤和神经功能缺损(在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闭塞tMCAO小鼠模型中得到验证)。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靶向CCR7的肽抑制剂,成功阻断了CCL19-CCR7趋化轴,有效减少了Tsa细胞脑浸润导致的级联损伤。此外,研究团队采用脾交感神经去神经支配术(SDN)进行干预,显著减轻再灌注脑损伤。该研究解析了缺血性卒中后神经-免疫互作的新机制,并为再灌注脑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潜在有效治疗方法。
该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等支持。东南大学医学院白莹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任慧和冷硕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姚红红教授和韩冰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3-025-01311-9
供稿:医学院
(责任编辑:孙艳 审核:李震)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