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
在“双碳”目标已成为国家战略的当下,我们是否准备好一部专门立法来保障绿色转型的公平与高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杜群教授与团队在最新论文中提出,应以“碳中和实施法”替代现行的“应对气候变化法”,直指碳减排核心,推动经济社会的公正低碳转型。文章系统构建了从目标到制度的法律框架,强调绿色发展的法治路径与制度协同。这一立法建议不仅回应现实挑战,更为我国生态环境法典的编纂提供了关键思路。如何通过法律实现绿色与公平的双赢?答案藏在这篇深度解析中。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通讯员 张博珺)近日,北航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环境法经济法中心主任杜群教授和博士后研究人员李静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3期发表《碳中和实施法的立法规制和制度构建》的论文,详细阐述制定和实施“碳中和实施法”推动气候公正转型的理论基础和制度对策。文章指出,在中国气候变化立法是以“应对气候变化法”还是“碳达峰碳中和法”为立法体例的问题上,应采取后者即直接指向碳减排、绿色低碳发展的“碳中和实施法”,在“目标-功能-规范”三个维度上构建“专门性-嵌合性-后果性”的制度体系。文章强调,碳中和实施法应将“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公正过渡”确立为立法目标,构建“绿色低碳公正过渡保障制度”。
杜群教授团队关于碳中和实施法的立法建议,对生态环境法典绿色低碳发展编的编纂和实施具有实证意义。2025年4月30日公布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独立设立绿色低碳发展编和“应对气候变化”专章,对“减缓气候变化与碳达峰碳中和”作出一般性规定,奠定了气候变化治理的基本框架。生态环境法典与气候变化治理专门立法的协同实施将共同实现气候变化治理和公正转型的法治目标。
未来,法学院将继续发挥科研优势,凝聚师生智慧,紧密结合时代发展要求,激发创新动能,为服务国家法治建设贡献北航力量。
论文链接:https://bhxb.buaa.edu.cn/bhsk/article/doi/10.13766/j.bhsk.1008-2204.2024.2457
(审核:周友军)
编辑:王萌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