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赵国群、喻俊荃教授在三维弯曲型材柔性制造方面取得新进展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近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赵国群、喻俊荃在三维弯曲型材多轴差速挤压柔性制造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Novel multi-axis differential velocity sideways extrusion process for 3D curved profiles: Feasibility and forming mechanisms studies”为题,发表于机械制造领域国际顶级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and Manufacture(中科院一区/JCR Q1, IF=18.8)。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孙宇彤为该文第一作者,喻俊荃教授和赵国群教授为通讯作者,山东大学为唯一完成单位。

山东大学赵国群、喻俊荃教授在三维弯曲型材柔性制造方面取得新进展

多轴差速挤压新工艺: (a)成形原理,(b) 提出的弯曲半径控制因子,(c)提出的偏转角度控制因子,(d)多轴差速挤压成形优势,(e)多轴差速挤压晶粒细化效果,(f)多轴差速挤压型材力学性能强化效果

弯曲型材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输运管道以及核电工业等领域。传统成形制造工艺存在成形效率低、缺陷控制难度大、材料利用率低、工艺灵活性差、弯曲半径受限等问题。为此,团队发明了多轴差速挤压工艺,实现了三维弯曲型材挤压-弯曲一体化和短流程的柔性成形制造,突破了传统成形技术的制造极限。团队首次揭示了多向挤压速度耦合作用下材料发生可控弯曲变形的成形机理,提出了弯曲半径控制和偏转角度控制因子及其计算模型,实现了三维弯曲型材精确成形和力学性能强化,为三维弯曲型材柔性制造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以及齐鲁青年学者等项目资助。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