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坏血酸合成基因提高棉花耐碱性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开展碱胁迫下棉花的应激响应机制研究,发现GhGLDH35A基因通过调控抗坏血酸的合成和维持细胞内的活性氧稳态来调控棉花对碱的抗性,为棉花耐碱胁迫分子机理研究提供了新依据。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高级研究期刊(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上。

抗坏血酸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水溶性抗氧化剂,能清除活性氧并作为酶辅因子,通过维持氧化还原平衡、保护细胞膜完整性及激活抗氧化系统等,增强植物对干旱、盐碱等胁迫的耐受能力。

该研究挖掘到抗坏血酸合成的关键基因GhGLDH35A,发现该基因在碱胁迫下表达量显著增加,并通过调控抗坏血酸的合成,维持细胞内的活性氧稳态,从而减轻碱胁迫对棉花的损害。此外,该基因还能够调控气孔运动,减少水分散失,提高棉花的光合作用效率。研究结果为解析棉花耐碱机制提供了新视角,并为耐碱棉花的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基因资源。

该研究得到国家生物育种重大项目、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核心攻关团队等项目资助。(通讯员 梁冰)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are.2025.06.018

抗坏血酸合成基因提高棉花耐碱性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