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发出向日葵状植物可穿戴传感设备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十届计算机技术与机械电气工程国际学术论坛(ISCME 2025)暨2025年泰山学术论坛-鲁东大学微纳传感器及系统专题论坛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文章导读
你是否好奇,如何让植物健康监测既高效又可持续?新疆农业大学与浙江大学团队研发出向日葵状植物可穿戴传感设备,颠覆传统农业监测的局限!它利用可折叠太阳能电池板、光通信机制(受萤火虫启发)和人工智能算法,结合无人机高效收集数据,实现长期稳定监测树液流等关键生理指标。在真实农田测试中,设备成功维持能量平衡14天,连续提供精准数据。这项创新不仅解决供电和通信难题,还为农业及野生动物追踪等资源有限场景带来革命性解决方案。立即阅读,揭秘这项科技如何改变未来监测格局!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我国研发出向日葵状植物可穿戴传感设备

124日,新疆农业大学与浙江大学联合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类似向日葵的植物可穿戴传感设备,利用太阳能、光通信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可持续长期监测植物健康的关键指标。该成果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上。

由于严格的重量、尺寸和资源限制,在生物界面上为可穿戴设备供电和通信具有挑战性。对此,该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类似向日葵的紧凑、轻便的植物可穿戴传感设备,利用可折叠的太阳能电池板以及所有必要的柔性电子元件,可长期可持续监测植物树液流等植物健康的关键指标。为了解决太阳能低能量密度问题,团队受萤火虫启发,设计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内集成一个小型LED的超低能量光通信机制,并结合无人机和深度学习算法,能从大型农田的多个设备中高效检索数据。研究结果显示:该设备在现实世界的农业环境中实现了有效实际应用,可成功维持能量平衡,并在14天的延长期内连续监测植物关键生理指标。该成果为可穿戴设备提供的自我可持续能源和通信解决方案可扩展到类似的资源有限和具有挑战性的不同应用场景(如跟踪野生动物等)。

© 版权声明
第九届电气、机械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EMCE 2025)

相关文章

第四届能源与动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EPE 2025)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