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破解风沙口治理顽疾,守卫丝绸之路遗产地生态安全——生态所科技支撑“三北”工程攻坚战系列成果之三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率先破解风沙口治理顽疾,守卫丝绸之路遗产地生态安全——生态所科技支撑“三北”工程攻坚战系列成果之三

基于冲洪沟风沙口阻固沙生态屏障建设模式

面向“三北”工程攻坚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针对极端恶劣生境下主要风沙口及重要自然和文化遗产地生态风险治理的重大难题,生态所科研团队创新研发了基于冲洪沟风沙口阻固沙生态屏障建设技术模式,有效破解了极端干旱区沙漠边缘风沙口治理顽疾,为”三北”工程六期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区是古代“丝绸之路”和现代“欧亚大陆桥”的咽喉要道,分布着我国近70%的沙漠、50%的戈壁,年降雨量小于100 mm的区域面积占比超过80%,是我国最干旱、沙尘最活跃、生态治理难度最大的区域,肆虐的风沙严重威胁着丝绸之路重要节点遗产地的生态安全。该成果在精准识别战区“风、沙、尘”源区的基础上,率先锁定了需要重点治理的风沙口、流沙入侵地和绿洲防护缺口等关键区域。同时,秉持“师法自然”的治理理念,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冲洪沟“三位一体带铠甲”的风沙口阻固沙生态屏障建设技术模式,为极度缺水条件下构建稳定风沙防护体系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案。

目前该成果已在甘肃省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北”工程风沙口治理中示范应用,展现出显著的生态效益,为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地的生态保护修复开辟了新路径。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