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籽粒微量营养元素变异的遗传基础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特色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创新团队领衔的合作研究,解析了苦荞籽粒营养元素有关离子元素含量变异的遗传基础,鉴定到调控钠、锌等重要离子含量的关键遗传位点。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上。

苦荞起源于喜马拉雅地区,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高海拔冷凉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和南方秋季填闲的重要经济作物。苦荞籽粒富含芦丁等黄酮类生物活性成分及镁、硒、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在酸性土壤环境下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因此,解析苦荞籽粒离子元素变异遗传基础,有助于为荞麦品质和抗逆育种提供新思路。

科研团队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到与苦荞籽粒20种离子元素关联的遗传位点和离子转运蛋白基因。其中鉴定到铁、钙、锌等营养元素关联的18个遗传位点。功能验证发现,转运蛋白FtYPQ1具有锌转运活性,其过表达可使苦荞锌含量提升,并显著促进黄酮类化合物积累。钙离子泵通过促进钠离子外排,可提高苦荞的耐盐性。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分析表明,在驯化过程中大部分参与离子转运的基因优异单倍型受到反向选择,这一发现揭示了野生苦荞比栽培苦荞品质更优良的遗传机制。该研究为优质、抗逆苦荞新品种培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创新专项等项目的支持。(通讯员 田浩园)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vs.202412291

荞麦籽粒微量营养元素变异的遗传基础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