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茶树酯型儿茶素含量的关键基因找到了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遗传育种团队找到调控茶树酯型儿茶素合成的关键基因,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Horticulture Research(园艺研究)》上。

改良茶树酯型儿茶素含量的关键基因找到了

酯型儿茶素是茶叶中重要的次级代谢化合物,约占茶叶干重的8%-12%,不仅对茶叶的风味品质形成具有重要贡献,还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对茶叶质量和经济价值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根据高密度茶树遗传图谱,研究团队连续三年对“龙井43”与“白毫早”杂交群体的儿茶素含量进行测定,鉴定到一个稳定且主效与酯型儿茶素指数相关的数量性状基因座 qGCI6.2 ,同时在该位点内发现了两个莽草酸脱氢酶 CsSDH4 、 CsSDH3 。利用相关技术进一步验证了两个基因在茶树酯型儿茶素合成中的调控机制。该研究为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定向改良茶树酯型儿茶素的含量提供了理论基础。

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青年科学基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hr/uhae356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