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细胞外囊泡可用于乳腺癌治疗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特种动植物生物技术团队首次揭示桔梗细胞外囊泡通过多靶点作用机制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的分子路径,为天然植物资源的高附加值开发开辟新方向,并为临床难治性乳腺癌提供全新候选药物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纳米生物技术杂志(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上。

传统观点认为,植物活性成分主要通过化学提取物形式发挥药理作用。然而,近年研究发现,植物细胞外囊泡——这一直径为30纳米-150纳米的天然载体,可通过高效递送蛋白质、核酸及小分子化合物等复合活性物质,展现独特的生物功能。因其天然来源、高生物相容性和靶向递送潜力,已成为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

科研团队解析了桔梗细胞外囊泡的脂质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发现桔梗细胞外囊泡能突破肿瘤细胞屏障,直接递送桔梗皂苷、小RNA等活性成分,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内活性氧大量生成,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触发凋亡通路。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囊泡可重塑肿瘤微环境:一方面将促癌的M2型巨噬细胞逆转为抑癌的M1型,解除免疫抑制状态。另一方面增强微环境中T淋巴细胞对肿瘤的毒性,形成多维度抗癌效应。通过构建口服与静脉注射双模型,研究进一步阐明细胞外囊泡对肠道菌群-免疫轴的关键调控作用,为跨系统协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不仅解析了植物细胞外囊泡跨物种调控肿瘤的复杂网络,更通过“活性成分-递送系统-靶向调控”的三重创新,为中药现代化和纳米药物研发搭建了跨界桥梁。

该研究得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的支持。(通讯员 于目思)

原文链接:

https://jnanobiotechnology.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51-025-03139-x

桔梗细胞外囊泡可用于乳腺癌治疗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