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荒漠化驱动因素研究取得进展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文章导读
你是否知道,中亚近40年荒漠化面积超14%?究竟是自然还是人为因素在主导?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最新研究揭秘:69.1%的荒漠化由自然因子驱动,雪水当量竟是各类土地退化的关键推手,而温度主导森林退化。通过构建1982–2020年荒漠化指数与非线性格兰杰模型,科研团队首次实现格点尺度驱动因子精准识别,为区域防治策略提供科学支撑。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中亚荒漠化驱动因素研究取得进展

荒漠化是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干旱区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构成挑战。解析荒漠化驱动机制,不仅有助于揭示干旱区土地退化过程的内在机制,更能够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特别是在中亚地区,如何精准识别荒漠化过程的关键驱动因子,建立多因素协同作用的定量评估模型,已成为当前荒漠化防治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通过构建1982年至2020年中亚荒漠化指数数据集,并结合非线性格兰杰因果推断模型,识别了中亚荒漠化过程格点尺度的主导因子。研究发现,过去40年间,中亚干旱区约14.81%的区域经历了荒漠化;自然因子主导的荒漠化面积占总荒漠化面积的69.1%,人为因子主导的荒漠化面积占比为30.1%,其中,雪水当量是耕地、草地、灌木和裸地退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而温度是森林退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Catena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的支持。

论文链接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