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养分类型效应与数量效应引起草地植物多样性丧失机制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草地生态系统是全球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人类活动导致的元素富集深刻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但多种养分的外源输入引起自然草地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丧失的机制存在较多不确定性。

资源与植物生产力、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是生态学的核心问题,资源类型和数量的增加通常会提高植物群落生产力并降低植物群落多样性,而养分类型效应和数量效应对植物多样性下降的相对贡献尚不明确。

自2017年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在欧亚草原最东端的呼伦贝尔草甸草原设置了包含17种元素的多养分添加实验平台。研究依托该实验平台发现,氮、磷添加将草地植物群落种间竞争的中心从地下转移到地上,进而对各尺度的植物多样性产生了负效应。研究显示,添加其他养分的种类数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同时,研究提出了养分添加类型和添加数量的重要性,并将“养分类型假说”与“生态位维度假说”相结合,为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提供了新方向。

进一步,该研究证实了除氮、磷之外其他养分的重要性。研究提出,草地生态系统管理和多样性研究应同时考虑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效应。

124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生态学》(Ecology)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支持。

论文链接

研究揭示养分类型效应与数量效应引起草地植物多样性丧失机制

不同类型和数量的养分添加引起多水平的植物多样性丧失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