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所关于入侵植物与本地植物的共存机制研究获进展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了关于外来物种归化的两个相互矛盾的假说。预适应假说认为亲缘关系近的物种更易归化,而达尔文归化假说认为亲缘关系远的物种更具归化的优势。这一矛盾被称为达尔文归化谜团。尽管生态学家为解开这一谜团付出了努力,但未达成一致结论。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以及研究方法的多样性,解开该谜团面临挑战。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谢宗强研究组依托湖北神农架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调查了三峡库区313个入侵植物群落(包括46种入侵植物和531种本地植物),整合了空间、时间尺度上的系统发育和功能维度,评估了入侵植物与本地植物的共存机制。研究发现,本地植物群落尤其是水库河岸带群落,表现出显著的系统发育和功能聚集模式。这支持了环境过滤是驱动植物群落组成的主要机制的观点。然而,在系统发育上与本地物种距离较远但功能相似的入侵物种,更可能在干扰的河岸生态系统中共存。这一发现支持了达尔文归化假说和预适应假说。同时,周期性水位波动会加速本地植物与入侵物种的功能趋同过程,呈现出时序特征。

该研究揭示了在高度干扰的河岸生态系统中外来植物和本地植物之间的复杂关系,为破解达尔文归化谜团提供了新视角。

912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新植物学家》(New Phytologist)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

论文链接

植物所关于入侵植物与本地植物的共存机制研究获进展

水库河岸带生态系统中达尔文归化谜团的系统发育和功能维度调和过程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