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陈志军教授、王琳副教授团队发表系列案例研究成果

近期,陈志军教授、王琳副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实数融合:传统制造企业与数字企业价值共创的案例研究”在国内管理学权威期刊《中国工业经济》发表;“企业数字化转型下的组织韧性构建研究”与“集团企业创新生态演化研究”在管理学重要期刊《科研管理》(在线)发表;“数字时代老字号企业如何进行价值创造?——基于组织模块化视角的案例研究”在人文社科重要期刊《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数字赋能老字号企业商业模式重塑的过程机理研究”在管理学重要期刊《管理学报》发表。

山东大学陈志军教授、王琳副教授团队发表系列案例研究成果

“实数融合:传统制造企业与数字企业价值共创的案例研究”从双价值主体的关系联结入手,基于特变电工股份公司和浪潮通用软件公司的发展实践,采用案例研究方法,解构数字化转型下传统制造企业和数字企业如何设计制度关系以实现价值共创,并进一步讨论背后特有的实现逻辑。王琳副教授是文章的第一作者,陈志军教授是第二作者,清华大学刘锡禄博士后是通讯作者。文章在国内管理学领域权威期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A类期刊《中国工业经济》2025年第3期正式发表,期刊2024年复合影响因子为32.332。

山东大学陈志军教授、王琳副教授团队发表系列案例研究成果

“企业数字化转型下的组织韧性构建研究”以济南圣泉集团股份公司数字化实践为基础进行探索式单案例研究,基于交互记忆系统视角,从知识动态交互行为着手解构其组织韧性构建的过程机制,并提炼构建机制背后的逻辑。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刘锡禄是第一作者,陈志军教授是第二作者,王琳副教授是通讯作者。本研究在《科研管理》在线发表。

山东大学陈志军教授、王琳副教授团队发表系列案例研究成果

“集团企业创新生态演化研究”以海信集团公司为创新生态设计者对集团创新生态演化进行了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提炼了不同发展阶段创新生态构建过程及演化逻辑模型。王琳副教授是第一作者,第二作者是博士生孙玮,陈志军教授是通讯作者。研究成果在《科研管理》2024年第9期正式发表。《科研管理》是国内管理学领域重要期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A类期刊,2024年复合影响因子为7.711。

山东大学陈志军教授、王琳副教授团队发表系列案例研究成果

“数字时代老字号企业如何进行价值创造?——基于组织模块化视角的案例研究”通过对山东宏济堂制药集团股份公司的探索性案例研究,揭示了基于组织模块化视角下,数字化时代老字号企业如何进行价值创造。陈志军教授是第一作者,博士生盖明哲是第二作者,王琳副教授是通讯作者。本研究在《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正式发表。《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人文社科领域重要期刊, 2024年复合影响因子为6.266。

山东大学陈志军教授、王琳副教授团队发表系列案例研究成果

“数字赋能老字号企业商业模式重塑的过程机理研究”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以山东宏济堂制药集团股份公司的转型实践为研究对象,探究数字赋能老字号企业商业模式重塑的过程机理。博士生盖明哲是文章第一作者,陈志军教授是第二作者,中国海洋大学牛璐讲师是通讯作者,文章合作者包括硕士生程浩宇。文章在管理学领域重要期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B类期刊《管理学报》2025年第2期正式发表,期刊2024年复合影响因子为6.612。

上述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集团子公司竞合关系的演化机制及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生态系统视角》,以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数智化赋能传统制造企业价值共创路径实现研究》的支持。

陈志军,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创设“集团公司管理”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战略管理”主持人,中国管理50人论坛成员,山东省管理学会副会长。在《管理世界》等杂志发表论文190余篇,主持编写《海信管理50条》。获宝钢优秀教师奖、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山东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等。

王琳,山东大学国际创新转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入选者。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奖、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大科研成果奖、山东大学人文社会青年学者优秀成果等,在《管理世界》等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