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医学部科研团队开发一种可用于临床样本的可视化癌症诊断试剂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近日,我校医学部药学院张志超教授团队的论文“一种用于肿瘤成像和可视化诊断的双因素级联激活荧光探针”(Cancer-specific dual-factor cascade recognition fluorescent probe for imaging and tumor diagnosis)在《化学通讯》(Chemical Communications)上发表。该研究首次制备出肿瘤标志物Bcl-2/GSH级联激活的turn-on型荧光探针,用于不同类型临床样本的癌症鉴别诊断,在精准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大连理工大学医学部科研团队开发一种可用于临床样本的可视化癌症诊断试剂

基于反应的turn-on型荧光探针是利用探针与分析物发生化学反应前后荧光发生变化,实现对分析物特异性识别的一类荧光探针,具有操作简单、高灵敏性、无创实时检测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肿瘤早期诊断和辅助手术等领域。Bcl-2蛋白和谷胱甘肽(GSH)是多种肿瘤的潜在生物标志物。Bcl-2蛋白是细胞凋亡通路的关键节点蛋白,在多种人类癌细胞中高表达,帮助肿瘤细胞逃避凋亡;谷胱甘肽(GSH)在肿瘤微环境中高水平表达,增强肿瘤细胞抗氧化能力。基于此,张志超教授课题组集成本课题组前期研发的Bcl-2荧光抑制剂(ChemBioChem 2021, 22, 326-329)和GSH反应基团,构建了一种Bcl-2/GSH级联激活的荧光探针S1-F。设计的探针被Bcl-2富集于肿瘤细胞内部后,进一步被GSH反应触发“turn-on”荧光信号。该探针显著提高了肿瘤-正常组织荧光强度比率(T/N ratio),实现了对于人外周血样本、疑似癌症的结节和占位包块的手术切除样本的快速、可视化检测,仅需几分钟时间,就能通过荧光区分正常白细胞和白血病细胞,区分癌症包块和良性结节。是对现有的病理诊断方法的有效补充和升级。

大连理工大学医学部科研团队开发一种可用于临床样本的可视化癌症诊断试剂

医学部药学院王紫千副教授为本文的第一作者,医学部药学院的张志超教授、宋婷副教授为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医工合作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5/cc/d4cc06634k

来源:医学部
编辑:刘嘉瑞 常思萌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