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知局专利分析普及推广项目“新能源电池回收及利用关键技术专利分析研究”启动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十届计算机技术与机械电气工程国际学术论坛(ISCME 2025)暨2025年泰山学术论坛-鲁东大学微纳传感器及系统专题论坛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文章导读
新能源电池回收技术面临哪些专利陷阱?2024年国知局专利分析项目在天津启动,由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院士领衔,联合审协天津中心和产业伙伴,深度剖析全球重点申请人的专利保护情况。该项目聚焦技术发展路线、风险评估和产业化路径优化,旨在揭示关键堵点,提出战略性对策,为国家政策法规制定提供智库支撑。阅读全文,了解如何突破回收领域卡脖子难题,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形成新质生产力。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国知局专利分析普及推广项目“新能源电池回收及利用关键技术专利分析研究”启动

  (通讯员 韩宁)日前,2024年度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分析普及推广项目“新能源电池回收及利用关键技术专利分析研究”启动会在天津召开。该项目由南开大学牵头,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天津中心(以下简称审协天津中心)及天津常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担,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教授和审协天津中心副主任李亚林担任负责人。

  该项目旨在通过整合和链接学术界、产业界及专利分析领域专家的力量,聚焦新能源电池回收重点技术发展路线、专利壁垒及风险防范、产业化路径优化分析等方面,开展前瞻性分析,明晰该领域当前宏观发展态势,及我国在该领域存在的短板,提出有效对策和战略性发展建议,做好布局规划。

  中电科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裴东、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延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曹元成、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金慧芬受邀作为咨询专家参加会议。

  陈军在致辞中对该项目的意义、重要性及特点作介绍。他指出,该项目从专利分析的角度,围绕全球重点申请人在新能源电池回收领域的专利保护与运用情况,重点产品开展研究,聚焦核心专利、企业专利族群,分析当前我国面临的技术壁垒,评估专利风险,以问题导向出发,聚焦关键堵点,找准突破口,最终形成高质量的工作报告,发挥智库咨询作用,为我国在该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支撑。

  李亚林表示,该项目在团队构成上结构合理,能力全面,基础雄厚,在技术研发、专利分析及产业应用验证方面均有专业人才布局,三方联合,优势互补,保障项目的高质量开展。同时他提出该项目将从技术、法律、市场三个维度对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进行分析和宏观规划,以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的整体思路开展工作。

  随后,项目组组长、南开大学张凯研究员对项目的背景意义、研究内容、进度安排等进行了详细汇报。在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对项目的实施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指导和建议项目组更多关注新能源电池拆解标准化、梯次利用方案的探索、建立专利池构建的意识和规划;希望项目组深刻理解把握该项目立项的初衷,充分发挥技术、专利、企业的联动力量,摸清技术专利底数和整体情况、找准定位,找准突破路径,作好布局,为国家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共同推动新能源电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

  南开大学科学研究部专利与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及项目组全体成员参加了启动会。

© 版权声明
第九届电气、机械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EMCE 2025)

相关文章

第四届能源与动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EPE 2025)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