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环森保所发现新型松叶蜂病毒为生物防治添“利器”
文章导读
当马尾松林被新发害虫烟翅松叶蜂啃食殆尽,形同火烧时,化学农药已难以为继。森环森保所团队竟从染病幼虫体内分离出一株新型核型多角体病毒,其基因组是已知最小的杆状病毒,更拥有独特的结构重排。这项首次系统性研究不仅揭示了病毒进化的新奥秘,更为绿色防控提供了精准“生物武器”。这场微观世界的对决,或将彻底改变森林害虫的防治格局。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图:烟翅松叶蜂(Diprion infuscalae)的危害及其病毒的生物活性
烟翅松叶蜂(Diprion infuscalae Wang & Wei)是我国马尾松林区一种新发的重要害虫,自2019年在江西、福建两省暴发成灾以来,对森林生态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该虫繁殖力强,年发生2-3代,暴发时单株虫口密度可达百万级别,常导致受害松林针叶被取食殆尽,形同火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为应对这一严峻挑战,寻求化学农药的可持续替代方案,森环森保所研究人员成功从染病幼虫体内分离出一株高致病力的核型多角体病毒(DiinNPV)。经研究团队运用生物测定、电镜技术和全基因组测序,在国际上首次对该病毒进行了系统的生物学与基因组学表征。
研究显示,DiinNPV的包涵体为不规则多面体,内嵌多个具囊膜的杆状病毒粒子。其基因组全长为77,381 bp,GC含量33.9%,是已知最小的杆状病毒基因组,共编码83个开放阅读框。系统进化分析证实DiinNPV为一株新型γ-杆状病毒,被暂定名为Gammabaculovirus diprinfuscalae。尤为重要的是,基因组比较分析揭示了其在核心区段存在独特的结构重排,这一发现为理解杆状病毒的进化提供了新见解。
本研究首次系统解析了针对烟翅松叶蜂的特异性病毒资源,为其绿色防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与宝贵的候选材料,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应用前景。相关研究成果已于2025年10月正式发表于昆虫学期刊《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SCI二区)。森环森保所王青华副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周序国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获中国林科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CAFYBB2023MB011)资助。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研究团队辛苦了,希望尽快应用
这么小的基因组居然这么厉害
病毒防治比农药环保多了👍
这个发现对森林保护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