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25年的今天,随着工程优化领域的快速发展,《ENGINEERING OPTIMIZATION》作为该领域的顶级期刊,已经成为全球研究者展示成果的重要平台。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期刊的特色、投稿要求以及提高录用率的实用策略。
期刊概况与影响力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创刊于1974年,由Taylor & Francis出版集团发行,2025年影响因子预计将达到4.8,在工程数学和应用数学领域排名前10%。该期刊特别关注工程优化领域的新理论、算法和应用,涵盖结构优化、多目标优化、智能优化算法等热点方向。2025年最新数据显示,该期刊的平均审稿周期为12周,录用率约为25%,在同类期刊中处于较高水平。
近年来,期刊特别关注人工智能与优化算法的交叉研究,2025年第一期刊发的”基于量子计算的混合优化算法”一文引起了广泛关注。值得注意的是,该期刊对应用性研究的要求较高,要求论文必须包含实际工程案例验证,这对许多理论研究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投稿要求详解
2025年,《ENGINEERING OPTIMIZATION》对投稿格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论文篇幅应控制在8000字以内(含图表和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数量不少于30篇,其中近5年文献占比需达到60%以上。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从2025年开始,期刊要求所有投稿必须包含可重复性声明,并提供完整的算法实现代码或实验数据。
在内容方面,期刊特别强调创新性和工程实用性的平衡。编辑团队在2025年最新发布的投稿指南中指出,单纯的理论推导或算法改进很难获得青睐,必须结合具体工程问题展示优化效果。,在结构优化方向,要求必须包含至少一个实际工程结构的优化案例;在算法改进方面,需要与现有主流算法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
提高录用率的实用策略
根据多位编委在2025年学术会议上的分享,提高投稿成功率的关键在于选题的前瞻性和方法的系统性。建议作者特别关注工程优化领域的新兴方向,如数字孪生驱动的实时优化、面向可持续性的绿色优化设计等。同时,研究方法需要更加严谨,建议采用多角度验证策略,理论证明、数值仿真和实验验证相结合。
另一个重要策略是重视审稿意见的针对性回复。2025年的数据显示,能够对审稿意见进行逐条详细回复的稿件,最终录用率高达70%。建议作者建立专门的回复文档,对每条意见都提供详细的修改说明,并标注修改位置。对于存在争议的意见,可以引用最新文献进行学术讨论,但要注意保持专业和礼貌的态度。
问题1:2025年《ENGINEERING OPTIMIZATION》期刊最关注哪些研究方向?
答:数字孪生驱动的实时优化、面向可持续性的绿色优化设计、量子计算与优化算法融合、工程优化中的可解释AI应用构成主要关注方向。
问题2:如何应对该期刊对工程实用性的高要求?
答:建议采用”理论-算法-案例”的三段式结构,确保每个创新点都有对应的工程验证;与工业界合作获取真实工程数据;在讨论部分深入分析优化效果的实际意义。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