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所科技支撑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岩溶所科技支撑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

文章导读
漓江流域的旱涝灾害与水土流失难题,终于有了颠覆性解决方案!岩溶所凭借前沿科技,成功在南圩河实现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协同调蓄,让曾经淤积的河道重获生机。这场生态修复战役背后,是科研团队从勘察设计到监测评估的全链条技术赋能,不仅重塑了"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更开创了岩溶地区治水新模式。想知道科学家如何用创新技术守护绿水青山?这场生态奇迹的完整揭秘正在等你开启。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近日,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以下简称“岩溶所”)提供全过程技术保障服务的“灵川南圩地表水综合治理与地下河协同调蓄”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项目实施显著改善了南圩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成功实现了地下水与地表水协同调蓄的预期目标。

作为“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的重要子项目,该项目旨在解决冠岩地下河流域长期存在的水土流失、河道淤积、旱涝灾害等生态问题。岩溶所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充分发挥在岩溶水资源开发、渗漏防治、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等领域的深厚科研优势,提供了从工程勘察、方案设计、施工技术指导到水文监测、绩效评估和影响评价的科技服务。

该项目的成功验收,是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生动体现,也是科研支撑地方生态治理、科技成果赋能乡村振兴的典范案例,为全球岩溶地区的水生态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