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式超表面产生完美涡旋光束研究取得进展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文章导读
传统方法产生的涡旋光束环宽过宽、功率密度不足,严重制约光纤通信与量子技术发展?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王俊团队重磅突破:全球首创全介质超表面技术,在近红外波段实现90.17%超高反射效率的完美涡旋光束!通过PB相位调制结构,不仅能精准调控拓扑电荷与光束环宽,更成功演示4通道均匀阵列(均匀度40%)。这项颠覆性研究将彻底解决片上光子器件小型化难题,为量子信息、粒子操纵等领域注入全新动能。立即解锁紧凑型集成光学的未来密钥!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完美涡旋光束在光纤通信、粒子操纵、量子信息等领域具有应用潜力。目前,通过反射式全介质超表面产生高反射效率的完美涡旋光束,大多是通过金属等操控。而产生完美涡旋光束的方法大多基于轴棱锥来产生,环宽相对较宽,且环上的光功率密度相对较弱。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王俊团队,基于全介质超表面在近红外波段产生完美涡旋光束,以及调制其拓扑电荷等特性方面取得进展

研究团队设计了全介质超表面,并结合贝塞尔相息图、螺旋相位板以及傅里叶变换透镜,通过PB相位调制结构,实现了完美涡旋光束的产生,反射效率可达90.17%。同时,完美涡旋光束拓扑电荷以及环宽与直径的灵活操控,可通过调制不同相位参数实现。研究团队进一步演示了基于达曼光栅实现4通道完美涡旋光束阵列的产生,光束均匀度为40%

这一研究从仿真与实验上,验证了高反射效率完美涡旋光束的产生,对实现紧凑型、多功能片上集成光子器件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光学快报》(Chinese Optics Letters)上。研究工作得到科学技术部的支持。

论文链接

反射式超表面产生完美涡旋光束研究取得进展

反射式完美涡旋光束产生示意图

反射式超表面产生完美涡旋光束研究取得进展

反射式完美涡旋光束实验测试结果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