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觉大模型的高光谱遥感处理研究取得进展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文章导读
你是否知道,让卫星“看懂”地球的每一寸土地,正面临样本稀缺的致命瓶颈?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团队突破性提出SpectralDINO框架,首次将视觉大模型引入高光谱遥感分类,通过创新的光谱对齐机制与低秩适应模块,破解跨域泛化难题。该方法在极少数标注样本下实现精准识别,多项指标刷新世界纪录,为环境监测、智慧农业打开全新可能。一场遥感智能的革命,悄然降临。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与传统光学遥感相比,高光谱遥感图像具有数百个独立光谱波段,能够更精确地识别地表物质。然而,标注样本稀缺长期以来严重制约了其实际应用。现有研究普遍采用少样本学习范式,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样本不足的问题,但由于缺乏对跨域光谱信息的一致性约束,加之数据稀缺导致模型规模难以扩展,其跨域泛化能力仍然受限。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大模型的高光谱少样本分类框架SpectralDINO。该框架通过源域光谱对齐模块统一各数据域的光谱信息,增强模型学习跨域通用特征能力。团队同时设计了一种新型低秩适应(LoRA)模块,并使用交替训练策略对视觉大模型进行微调,通过双混合子空间的设计,解决了原始LoRA无法区分跨域数据的结构性问题。

实验显示,该方法有效提升了模型从少量样本提取特征的泛化能力,提高了模型在高光谱少样本分类任务中的表现,在多个公开数据集上超越现有先进方法并实现了最佳分类准确率,为环境检测、精准农业等遥感应用提供新的技术路径。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学报》(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的支持。

论文链接

基于视觉大模型的高光谱遥感处理研究取得进展

SpectralDINO模型框架

基于视觉大模型的高光谱遥感处理研究取得进展

不同方法在Pavia University数据集上的分类结果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