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王喆教授团队在双层石墨烯层间滑移调控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十届计算机技术与机械电气工程国际学术论坛(ISCME 2025)暨2025年泰山学术论坛-鲁东大学微纳传感器及系统专题论坛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文章导读
你是否想过,让原子层“滑动”竟能打开拓扑电子输运的大门?在双层石墨烯中,如何突破堆垛势垒实现可控滑移,一直是难题。西安交大王喆教授团队首次通过弯曲结构与纳米脊基底,成功调控层间滑移,实验观测到带隙内的拓扑输运行为,并揭示八重量子通道的存在。理论与实验完美吻合,成果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并获编辑推荐。这项突破为量子器件设计开辟了全新路径。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物质的电子结构由其微观结构决定,二维材料的层自由度则为操控其性质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层间滑移作为决定二维材料微观结构的关键物理量,在调控电子结构及输运特性方面具有极大潜力。然而,如何在中心反演对称体系克服堆垛势垒以实现原子层滑移,并进一步实验验证层间滑移对电子输运性质的影响,是该领域面临的核心挑战。

西安交大王喆教授团队在双层石墨烯层间滑移调控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双层石墨烯的层间滑移调控与拓扑电子输运效应示意图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学院王喆教授团队研究利用数值模拟证明,弯曲的双层石墨烯结构可有效克服滑移势垒,实现能量稳定的层间滑移。进一步理论分析揭示了该滑移可诱导贝里曲率发生反转,进而在一维莫尔通道中实现拓扑边缘态。在实验方面,研究团队将双层石墨烯转移至纳米脊结构基底,成功实现了层间滑移的有效调控。低温电子输运测量结果清晰展示出带隙内的拓扑输运行为。通过对饱和电导与沟道长度依赖关系的系统研究,团队揭示了该体系中存在八重量子通道。该实验测量结果与理论计算高度吻合,为层间滑移的成功实现与有效调控提供了关键性实验证据。

相关成果以《双层石墨烯中层间滑移诱导的拓扑谷输运(“Topological valley transport in bilayer graphene induced by interlayer sliding为题,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期刊上发表,同时入选编辑推荐(Editors’ Suggestions),并被美国物理学会旗下官方线上杂志《物理》(Physics Magazine) 选为物理亮点(Featured in Physics)。

西安交大物理学院潘杰副教授为第一作者,王喆教授与王澍曦助理教授为通讯作者。本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基础科学(数学、物理学)研究院以及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的支持。王喆教授团队长期从事低维量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科学》(Science)、《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物理评论X》(Physical Review X)等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论文链接: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26q7-dsm1

© 版权声明
第九届电气、机械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EMCE 2025)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四届能源与动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EPE 2025)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