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在《自然·材料》发表可拓展光量子技术综述论文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十届计算机技术与机械电气工程国际学术论坛(ISCME 2025)暨2025年泰山学术论坛-鲁东大学微纳传感器及系统专题论坛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中国科大在《自然·材料》发表可拓展光量子技术综述论文

文章导读
光子如何撑起量子科技的未来?中国科大潘建伟团队联合国际权威,在《自然·材料》揭秘可拓展光量子技术的全链条突破。从“墨子号”升空到“九章”问世,多光子纠缠、量子计算优越性、星地量子通信网络——中国正引领全球光量子革命。本文系统梳理量子计算、通信与精密测量三大方向的核心进展,揭示室温通用量子计算与全球量子互联网的实现路径。读懂它,你就握住了下一代颠覆性技术的时间线。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王辉教授,联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Ralph教授和荷兰特温特大学Renema教授,受邀在《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发表题为“可拓展光量子信息技术”(Scalable photonic quantum technologies)的综述文章。该论文系统性阐述了光量子态的产生、操纵以及探测的原理和技术,梳理了量子计算及量子模拟、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的国际进展,并对未来进一步如何发展大规模光量子计算、构建覆盖全球的量子网络和量子精密测量应用做了展望。

光子是量子信息处理中的核心载体之一。在量子通信方面,光子是量子通信中不可替代的信息载体。未来,可凭借太空中的量子星座及地面的光纤组网的结合,向全世界实时输送无条件安全的量子密钥。在量子计算方面,光量子是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重要历程碑的物理体系之一。由于飞行比特、操纵精度高、不与环境相互作用等优点,未来非常有希望在室温大气环境下直接实现通用量子计算。在量子精密测量方面,利用光量子压缩态、纠缠态等,已实现众多超越标准量子极限的精密测量,在生物医学、更高精度的国际单位定义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潘建伟团队在光量子信息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成果,例如在量子通信方面,基于“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率先完成星地量子科学实验,结合基于纠缠的量子中继,构建了空地一体化量子信息网络;在光量子计算方面,在多光子纠缠与度量、实用性单光子源、量子计算优越性等多个方面长期保持国际领先,“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多次刷新量子计算优越性纪录。

相关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安徽省、上海市和新基石科学基金会等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3-025-02306-7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物理学院、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科研部)

© 版权声明
第九届电气、机械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EMCE 2025)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四届能源与动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EPE 2025)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