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癌基因MYC的小分子抑制剂研发获进展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出版检索稳定,快至7天录用
2026年第五届算法、计算和机器学习国际会议(CACML 2026)
2026年第八届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国际会议(CSECS 2026)
文章导读
MYC基因在多种癌症中异常激活,却长期因“难以成药”而无药可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曹春阳团队迎来突破:他们开发出新型小分子BTO-28,能精准靶向MYC基因启动区的G-四链体,通过独特结合模式稳定其结构,有效抑制MYC转录。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配体诱导G-四链体构象变化的新机制,更点燃了MYC靶向治疗的希望之火。抗癌新药的曙光,就此照亮?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原癌基因MYC在细胞增殖、代谢和分化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是人类肿瘤中常被激活的癌基因之一。长期以来,MYC被认为是颇具潜力但充满挑战的治疗靶点。目前,尚未有针对MYC驱动肿瘤的有效靶向药物。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曹春阳团队,开发出新型苯并噻唑衍生物BTO-28,可抑制MYC表达。机制研究显示,BTO-28通过π–π堆积与外部G-四链体结合,并与5′和3′-端灵活的侧翼碱基相互作用,调整构象以维持稳定的结合。BTO-28可在体外及细胞内诱导并稳定MYC G-四链体,在基因组水平选择性抑制MYC的转录活性,同时抑制转录因子SP1与RNA聚合酶II在MYC启动子区域的结合。

上述研究报道了核酸碱基替代物与侧翼碱基之间的独特氢键模式,为探讨配体诱导的G-四链体结构变化如何调控复杂的转录过程提供了新见解,并为MYC驱动的肿瘤新靶向治疗药物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香港研究资助局等的支持。

原癌基因MYC的小分子抑制剂研发获进展

原癌基因MYC的小分子抑制剂研发获进展

© 版权声明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多学科征稿、征稿主题广 | 免费主题匹配
2026年第五届算法、计算和机器学习国际会议(CACML 2026)
2026年第八届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国际会议(CSECS 2026)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三届机器学习与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CONF-MLA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立即查看超全会议列表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