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病毒治疗性抗体研究获进展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十届计算机技术与机械电气工程国际学术论坛(ISCME 2025)暨2025年泰山学术论坛-鲁东大学微纳传感器及系统专题论坛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文章导读
你是否知道,对抗猴痘病毒的新希望已经出现?中国科学院与医学科学院团队联手,首次系统解析了猴痘病毒关键抗原M1R与B6R的抗体免疫特征,并成功设计出一种双特异性抗体。令人振奋的是,这种新型抗体在动物模型中展现出超越传统“鸡尾酒疗法”的保护效果,为治疗猴痘及其他正痘病毒感染提供了全新策略。这项突破性研究已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EMBO分子医学》,或将改写抗痘病毒治疗格局。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王奇慧研究团队,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薛婧研究团队,解析了猴痘病毒关键免疫原M1R与B6R所诱导抗体的分子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双特异性抗体。动物模型实验显示,该抗体表现出显著的保护效果,为治疗猴痘及其他正痘病毒感染提供了新的候选策略。

猴痘病毒具有胞内成熟型和胞外囊膜型两种感染性颗粒,二者表面具有多种不同抗原分子。其中,胞内成熟型表面的M1R、A29L、H3L、E8L蛋白,以及胞外囊膜型表面的B6R、A35R蛋白,已被证实为猴痘病毒的关键免疫原。

前期,研究团队在天花疫苗接种者体内,鉴定出两株靶向胞外囊膜型表面抗原B6R的单克隆抗体,其在动物模型中表现出显著的抗病毒效果。近期,团队进一步探讨了胞内成熟型表面抗原M1R、胞外囊膜型表面抗原B6R诱发抗体的免疫学特征。通过抗原mRNA疫苗免疫小鼠,结合单细胞测序技术,团队筛选大量针对M1R与B6R的单克隆抗体,绘制出表位和功能图谱。多株抗体展现出高效中和活性,并在多种动物模型中验证了保护效果。研究表明,M1R和B6R抗体鸡尾酒疗法能够增强抗病毒效果,M1R/B6R双特异性抗体在小鼠模型中表现出优于鸡尾酒疗法的保护效能。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欧洲分子生物学学会:分子医学》(EMBO Molecular Medicine)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计划等的支持。

论文链接

猴痘病毒治疗性抗体研究获进展

靶向猴痘病毒M1R/B6R中和抗体的发现和设计

© 版权声明
第九届电气、机械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EMCE 2025)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四届能源与动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EPE 2025)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