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简称计算所)创建于1956年,是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综合性研究的学术机构。计算所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并形成了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发基地,我国首枚通用CPU芯片也诞生在这里。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简称生态环境中心)始建于1975年,时为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1986年与中国科学院生态学研究中心(筹)合并,建立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生态环境领域综合性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由原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催化化学、分析化学、润滑材料三个研究室迁至兰州而成立,兰州化物所目前主要开展资源与能源、新材料、生态与健康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工作。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以下简称“紫台”)前身是1928年2月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1950年5月20日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紫台是我国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通过前沿学科交叉,把纳米科技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物理以及化学等学科结合起来,实现微电子技术到纳米电子技术的无缝过渡;开发智能型微观医疗诊断技术和微观治疗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新型的电子,离子和带电分子在固体,液体和大分子中的运动方式,来设计新的固体纳米器件,合成新型分子器件和分子互联线,在此基础上通过模仿人类和其他动物对外界信息的接收处理方式来设计构造新型计算机;利用纳米材料生长技术和纳米器件制造技术,利用相位控制工程,研究和开发纳米尺度二维和三维无源或有源的声场,毫米波,红外光波,紫外和X射线的相控发射,接收和成像系统。利用这种系统,结合动物昆虫的复眼等仿生技术,对运动目标进行全息成像,关联存储,模式识别,形成对多个运动目标的闭环监控,这将成为微观医疗设备领域,航空航天,汽车防撞系统和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利用高精度纳米材料生长和工艺技术手段,来改进传统微电子产品的制造工艺,提高集成电路产品性能,特别是提高微电子产品的可靠性。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前身系1940年8月在重庆北碚成立的中国地理研究所,目前是全国唯一以湖泊-流域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国立综合研究机构,主导着中国湖泊科学的发展方向,并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所位置在成都,环境挺好的
毕业生就业前景应该很不错吧?听说待遇都很好
每年都会去参加他们承办的国际会议,收获很大👍
科研成果和专利数量确实惊人,但希望能多转化一些应用
加入那个自适应光学团队门槛会不会特别高?
微纳光学这个方向研究的人不多,能坚持到现在很不容易
能不能开个线上直播讲座啊?想多了解下他们的研究
老牌研究所了,但感觉官网UI设计确实需要更新换代一下
1700多项专利看得我眼花缭乱,这实力也太强了吧!
有朋友在那里读博,说科研条件很好,但工作压力也不小
国际会议上经常能看到他们的研究成果
建议官网可以更新下,现在看着有点老旧了
建所50多年了,真的是深耕光电领域啊
感觉他们的研究方向都好前沿啊,不愧是中科院
在光束控制领域听过他们的报告,水平确实很高
500多项科技成果,这个数字也太吓人了吧!
想问下他们实验室开放参观吗?好想去看看
自适应光学这块做得特别好,国际上都是领先水平👍
光电所真的是国家科技发展的脊梁啊,这么多专利和论文太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