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简称“广州健康院”)于2003年7月由中国科学院、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府三方签约共建,于2006年3月获得中编办批复正式成立。
广州健康院的定位是:面向人民健康,聚焦生命健康领域前沿重大科学问题和重要疾病机理,以建成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人才培养高地为目标,提供保障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控的原创性基础理论、突破性前沿技术与系统性解决方案为使命,优化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机制与途径,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核心作用。
当前,广州健康院以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建设为契机,瞄准“细胞谱系解析与干预”这一前沿科技主攻方向,分别从谱系科学、谱系技术、谱系数据、谱系应用等四个方面进行战略布局,建有细胞谱系研究中心、谱系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数字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医药创新研究所等5个科研单元,拥有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动物中心、生物医学数据与超算中心、治疗性细胞制备研究中心、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以及多个特色支撑平台等完善的支撑体系。在此基础上,已建成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生物医药计算重点实验室、中国—新西兰生物医药与健康“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与广州医科大学共建)、免疫应答与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建)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实验室平台。
广州健康院现有在职职工383人,拥有学科带头人42人,其中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14人。现有在学学生474人,其中博士生196人,硕士生247人,联合培养本科生31人。累计毕业研究生1000人。
广州健康院深度推进科教融合。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药物化学二级学科博士培养点,拥有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培养点、材料与化工和生物与医药两个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点。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吉林大学等国内高校开展“共建系”“共建学院”“卓越班”等教育合作,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国(境)外知名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广州健康院取得多项重大原创性突破。在干细胞机理和转化研究领域,率先提出EMT/MET细胞命运转变理论,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两项,以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等荣誉。在大动物基因编辑领域,培育了一批人类疾病大动物模型、功能蛋白人源化模型、异种器官移植及异体器官再造猪模型,攻克了一系列突破性引领性技术难题,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原创药物研发领域,自主研发抗白血病GZD824(耐立克)、非小细胞肺癌ASK120067、治疗阿尔兹海默症AD16等一系列1类新药,其中耐立克(奥雷巴替尼)已于2021年11月24日获批上市,打破了国外专利药的垄断,摆脱了国内耐药白血病无药可医的困境。
广州健康院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新西兰开展的CAR-T细胞治疗淋巴瘤试验已进入临床II期,成为新西兰首个引进的CAR-T技术以及首个获批CAR-T临床试验;与莫里斯·威尔金斯研究中心联合研发的靶向抗肿瘤新药LX-132胶囊已获批启动临床I期试验。广州健康院迄今已举办了14届广州国际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论坛,吸引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学者到会作报告。
数据统计
相关导航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地化所”)成立于1966年2月,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球化学研究室、昆明地质工作站和中国科学院贵阳化学所等单位合并组成。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生所)是从事内陆水体生命过程、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物资源利用研究的综合性学术研究机构,其前身是1930年1月在南京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1934年7月改名为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1944年5月又分建成动物研究所和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五十多年来,研究范围逐步扩展到能源化工、生化工程、材料化工、资源/环境工程等领域,学科方向由“化工冶金”发展为“过程工程”。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简称上海硅酸盐所)渊源于1928年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1953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通过前沿学科交叉,把纳米科技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物理以及化学等学科结合起来,实现微电子技术到纳米电子技术的无缝过渡;开发智能型微观医疗诊断技术和微观治疗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新型的电子,离子和带电分子在固体,液体和大分子中的运动方式,来设计新的固体纳米器件,合成新型分子器件和分子互联线,在此基础上通过模仿人类和其他动物对外界信息的接收处理方式来设计构造新型计算机;利用纳米材料生长技术和纳米器件制造技术,利用相位控制工程,研究和开发纳米尺度二维和三维无源或有源的声场,毫米波,红外光波,紫外和X射线的相控发射,接收和成像系统。利用这种系统,结合动物昆虫的复眼等仿生技术,对运动目标进行全息成像,关联存储,模式识别,形成对多个运动目标的闭环监控,这将成为微观医疗设备领域,航空航天,汽车防撞系统和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利用高精度纳米材料生长和工艺技术手段,来改进传统微电子产品的制造工艺,提高集成电路产品性能,特别是提高微电子产品的可靠性。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设有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生态环境修复中心、生物资源利用中心等3个研究部门,主办中文核心期刊《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和被SCI收录的英文期刊《亚洲两栖爬行动物研究》。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是中国科学院直属事业单位,是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与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和国内外知名的风景名胜区。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
国际论坛的信息在官网很难找,建议放在首页显眼位置
耐立克居然是他们研发的?我在药房看到过这个药,太厉害了!
在校研究生想问下,和奥克兰大学的联培项目竞争激烈吗?需要什么条件?
网页上的科研团队介绍可以再详细点吗?想了解下各位PI的研究方向
卫健委发布的重点实验室名单里经常看到你们,没想到历史这么悠久啊,03年就开始了
刚读完整个介绍,感觉广州健康院的科研布局真是前沿又全面,特别是异种器官移植这个方向,太有突破性了!
异种器官移植这个方向太有前景了,希望能早日临床
国际论坛都办了14届了,怎么从没见宣传过呢?
EMT/MET理论改变了整个干细胞研究领域…
这个理论是我们老师上课重点讲的,奠定了整个领域的研究范式
之前去参观过动物房,设施确实一流
同感!那个SPF级动物房比我之前实习的医院实验室还先进
网站信息太密集了,建议分模块展示会更清晰
新西兰CAR-T临床II期都到了,这进展也太快了吧
想咨询下实验室招实习生吗?生物专业大三在读😊
要实习建议直接邮件联系导师哦,很多实验室都缺人手的~
白血病新药上市那段看得我起鸡皮疙瘩,终于有国产药了!
383人带474名学生,这师生比很良心啊👍
广州健康院干细胞研究真的强,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不是白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