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以下简称“青岛能源所”)是由中国科学院、山东省人民政府、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建,定位于生物能源与过程领域科技创新的战略高技术研发机构,2009年7月,获批中央事业法人单位。2020年1月,依托研究所院省市三方共建山东能源研究院,同年12月,依托研究所与研究院筹建的青岛新能源山东省实验室挂牌,形成 “所、院、室”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
青岛能源所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合、创新驱动与需求牵引融合、人才引育与成果产出融合、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融合,聚焦新能源、新生物、新材料领域,开展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和系统集成重大创新研究,突破领域前沿科学难题和核心关键技术,提供重大创新成果和系统解决方案,努力抢占能源绿色低碳领域科技制高点,在满足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方面发挥不可替代作用,不断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青岛能源所设有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三个博士后流动站,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共4个一级学科博士培养点;生物与医药、材料与化工两个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点,形成了涵盖生物、化学、化工、材料等领域的学科培养体系。
青岛能源所共有30个科研团队,各类职工、研究生1500余人。其中,双聘院士及顶尖人才专家12人,国家级领军人才专家10人、国家级青年人才专家10人,中国科学院引才计划、山东省泰山学者等省部级人才计划专家109人次。
青岛能源所现建有太阳能光电转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青岛新能源山东省实验室、山东省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等21个省部级平台。累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985项,竞争性科研经费38.38亿元。累计发表SCI论文5066篇。累计申请专利2322件,其中发明专利2184件,授权专利1058件。
建所以来,青岛能源所面向世界绿色能源与材料领域科技前沿,面向国家能源、资源与环境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产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成果:成功合成出首例晶体介孔沸石分子筛;反式乌头酸微生物绿色制造技术实现产业化;HN材料生物合成实现行业应用与迭代升级;固态电源系统关键技术有力支撑深海应用;二代生物柴油获得产业化推广应用;生物天然气产业化技术与装备实现国产化替代,国内产能实现亿方/年;高通量单细胞检测平台及分析仪实现产业化;梳枝丁戊橡胶新材料创制、合成与应用解决我国高性能合成橡胶“卡脖子”问题;宇航级燃料电池突破高可靠燃料电池堆密封设计与组装关键技术,成功完成我国首次燃料电池太空在轨试验。
面向未来,青岛能源所将牢牢抓住双碳战略、能源革命等战略机遇,打造平台、人才、项目、成果等高度集聚、相互协同的国际一流新能源科技创新中心,为绿色低碳转型和能源清洁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数据截止到2024年12月31日)
数据统计
相关导航

在我国药物研究领域,有一颗璀璨的明星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它的发展历程和卓越成就,见证了我国药物研究从起步到走向世界前沿的伟大跨越。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简称西北高原所)成立于1962年,是以从事青藏高原生物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理论、应用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为主的公益性综合研究所,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青海分院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简称宁波材料所)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简称宁波材料所)位于宁波市高教园区北区,是中国科学院在浙江布局建立的首家国家级研究机构,是中国科学院与地方政府共建直属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地化所”)成立于1966年2月,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球化学研究室、昆明地质工作站和中国科学院贵阳化学所等单位合并组成。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是专业从事病毒学基础研究及相关技术创新的综合性研究机构。研究所的目标定位是针对国家生物安全的战略需求和人口健康、农业可持续发展,依托中国科学院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团簇平台,重点开展病毒学、新兴生物技术及生物安全等方面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为“科学史所”)是中国科学院内少数兼具科学与人文的综合性基础研究单元,属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性建制,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三大综合性科学技术史研究机构之一。


















看到他们在解决’卡脖子’技术方面的成果,真的觉得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了!期待更多的突破!
对新能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多关注他们的动态,很多研究成果都很有前瞻性 👍
5000多篇SCI论文这个数量太可怕了,平均每周都有论文发表吧?这效率简直了!
看了他们的科研成果清单,感觉中国在新材料领域的突破越来越多了,真心骄傲!
之前在新闻里看到他们做的燃料电池上太空了,太了不起了!这就是中国科技的力量!
生物天然气产业化技术实现国产化替代这点太重要了,终于不用依赖进口了!
这个研究所的发展速度太快了!记得几年前还只是个小型研究所,现在已经是院省市共建的重点单位了。
双碳目标下这种新能源研究机构太重要了,希望他们能继续突破更多环保技术
看到那个梳枝丁戊橡胶的材料突破特别激动,终于攻克我们自己的’卡脖子’技术了!
30个团队产出5000多篇SCI论文,这个效率真是让人佩服
没想到他们在燃料电池领域也有这么重要的突破,连太空应用都搞定了!太强了
看完科研团队的阵容惊到了,这么多高端人才汇集,难怪能做出这么多突破性成果
青岛这个研究所的生物能源研究方向很吸引人,特别是看到他们在二代生物柴油产业化应用上的突破 👍
最吸引我的是他们的博士后流动站,科研氛围应该很好,不知道考核压力大不大
科研压力应该不小,这种级别的研究所要求都很高,但是学习资源和平台绝对是顶级的
考核压力确实不小,但能跟这么多大牛合作,再大的压力也值得!
山东的科研力量越来越强了,这个研究所建了也就十几年吧,发展真快
山东近年来的科研投入确实很大,不仅仅是青岛能源所,整个省的高校和科研机构都在快速发展。
看完默默打开了他们官网,想看看有没有实习机会…
官网我刚看过了,实习机会不少但要求都比较高,建议提前准备好简历。
30个科研团队1500多人,这规模都快赶上大学了,不过研究方向更专注一些
中科院的研究所果然不一样,光是人才数量就够惊人的😲以前路过时以为就是普通研究所
生物柴油那个项目现在用得如何?感觉很有前景啊
看完介绍手都拍白了!国家科技的发展太需要这样的研究所了
想问下这里招硕士研究生吗?研究方向看起来很前沿
这个所每年都招研究生,具体招生简章在他们官网招生栏目可以看到
这个地方我去参观过,实验室设备真心先进,就是地理位置稍微偏了点
位置在青岛哪个区啊?虽然是偏了点,但是科研环境安静也挺好的 🤔
实验室设备确实很棒,我们学校去年还有学生去那实习,回来都说收获很大
青岛能源所的科研成果真是让人佩服,看了介绍觉得好牛!特别是在生物能源方面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