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潘锋团队创建的拓扑数据分析与结构特征提取的AI方法助力材料智能设计
在人工智能驱动材料设计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以科学、可解释且高效的方式从复杂材料结构中提取关键特征,已成为实现智能材料发现的核心挑战。拓扑结构化学作为一种将材料微观结构映射为数学拓扑模型的研究方法,近...
新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李彤阳团队在《自然-通讯》发表可模拟高斯玻色采样的高效经典采样算法
近日,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助理教授李彤阳课题组在无权图上高斯玻色采样(Gaussian Boson Sampling,GBS)分布高效经典采样算法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
新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张庆红团队揭示中国冰雹风暴的气候影响与未来趋势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张庆红教授课题组基于中国历史文献近3000年的记录和全国2000多个气象站近60年的观测数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揭示我国冰雹日数自工业革命以来呈显著增加趋势,该趋...
新北京大学医学部刘珏/乔杰联合团队研究揭示全球百日咳再现之谜
2025年10月20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刘珏研究员团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院士团队与伦敦大学学院合作者,在《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上共同发表了题为《全球婴幼儿百日咳再现》(“Globa...
新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赵进东课题组应邀撰写藻胆体的结构和能量传递机制长文综述
2025年10月24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因功能研究与操控全国重点实验室赵进东教授课题组应邀在《微生物学年鉴》(Annual Review of Micro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The ...
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团队利用人工智能揭示2024年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减半
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其动态变化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前沿热点。然而,依赖全球碳计划的传统评估方法通常存在近一年的时间滞后。在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的背景下,及时追踪陆地生态系统...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朱彪课题组发表论文揭示植物根系性状种内变异的纬度格局
植物性状种内变异受遗传变异与表型可塑性的双重调控。根系作为植物获取水分与养分的核心器官,不仅支撑植物个体的生长与生存,还通过调节资源竞争等影响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并通过碳输入、养分循环等过程影响生态系统...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王楠林课题组与合作者在多带超导体集体模式的选择性激发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王楠林教授课题组及合作者通过系统性地调控太赫兹(THz)泵浦脉冲的特性,在双带超导体二硼化镁(MgB2)中实现了集体激发模式的选择性激发和探测。该工作澄清了领域内...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郑晓峰课题组揭示代谢酶ALDOA入核激活NF-κB信号通路驱动胰腺癌进展
2025年10月4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郑晓峰教授团队在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期刊发表了题为“K11- and K29-ubiquitination-med...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李源和刘阳课题组在蜂窝晶格磁性材料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最近,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的实验研究团队针对高质量的Na2Co2TeO6单晶样品,确认其在低温下的磁基态为带有周期性自旋涡旋结构的三波矢态,并观测到与之相关的磁光演生现象。研究成果以《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