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QUALITY ASSURANCE AND SAFETY OF CROPS & FOODS》发表优质研究成果?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软件著作权申请198元全包

随着转基因大豆引发的食品安全争议再上热搜,农业与食品领域的质量控制研究迎来新热潮。创刊于2009年的《QUALITY ASSURANCE AND SAFETY OF CROPS & FOODS》(QASCF)作为农业与食品科学交叉领域的权威期刊,近三年影响因子稳定在4.2-4.5区间,其”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质量监控研究定位,正契合当前全球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需求。

QASCF学术地位与选刊定位

该刊由全球最大农业出版社Wiley-Blackwell运营,2023年公布的期刊引证报告显示其在”食品科技”类别排名前15%。重点关注作物栽培、加工储运、风险物质检测三大模块,特别是2024年新增的区块链溯源技术专栏,已收录多篇中国团队在稻米重金属污染溯源方面的创新研究。值得注意的是,期刊近年来持续加大对南半球国家特色作物研究的扶持力度,2023年非洲木薯黄化病检测专题引用率高达87%。

投稿人必须注意的研究方向偏好

主编Dr. Giovanni Ma在2024年2月的社论中特别强调,农药残留动态建模、收获后品质维持技术、便携式快检设备开发将是未来两年的重点方向。近期引发关注的预制菜微生物污染事件相关研究,如深圳大学团队开发的纳米传感器检测方案,从收稿到在线发表仅历时42天,显示期刊对时效性热点的快速响应机制。建议投稿时搭配动态模拟数据或机器学习算法应用,采用跨学科研究设计更易通过初审。

提高录用率的关键写作策略

统计显示2023年该刊总体录用率为27.8%,但中国作者的录用比例从19%提升至24%。技术类论文需突出方法的检测限(LOD)和实际场景适配性,案例研究必须包含完整供应链数据。近期被拒稿的常见问题包括田间采样方案设计存在漏洞,如某花生黄曲霉毒素研究因采样点密度不足被要求补充数据。建议在方法部分使用三维建模图示展示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GSP+GC-MS等复合检测技术提升可信度。

同行评审的隐形考核维度

除学术创新性外,QASCF特别关注研究的社会经济价值量化分析。2024年修订的评审指南明确要求讨论章节必须包含技术经济评价,某茶叶农残控制方案需核算每亩成本变动。审稿人反馈显示,涉及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的研究,如果包含跨境电商质量监控数据,评审通过率可提升30%。同时要注意避免使用受专利保护的检测试剂,建议改用开源的CRISPR检测体系。

伦理审查的新标准与应对

针对日益严重的学术不端问题,期刊自2024年1月起启用区块链存证系统。所有实验原始数据需上传至科研级IPFS网络,特别是感官评价类研究必须提供原始评分视频。近期某香菇贮藏研究因感官评价员培训证书不全被暂缓发表,这提示投稿人要提前准备好伦理审查全套文件。对于涉及转基因成分的研究,必须同时附上生物安全委员会审批文件及第三方验证报告。

精选投稿问答

问题1:QASCF对混合研究方法有何特殊要求?
答:建议采用”实验室检测+田野调查”双模块设计,在开发新型农残检测技术时,需同步采集农户施药行为数据,并附经济可行性分析模型。

问题2:论文被要求补充数据的常见情形有哪些?
答:主要涉及样品时空代表性不足(如缺雨季采样数据)、对照实验组设计缺失(至少需设置3组对照)、经济参数测算不完整(需包含设备折旧成本)等三类情况。

问题3:期刊对图像数据有何新规范?
答:自2024年起要求提供AI识别的电泳条带灰度值原始数据,显微图像必须包含5μm标尺,近红外光谱图需标注特征吸收峰归属。

问题4:中国作者需要特别注意哪些格式问题?
答:农药名称需使用ISO通用名而非中文商品名,单位制须统一为国际单位(如将”亩”换算为公顷),地方特色作物需附拉丁文学名及品种注册编号。

问题5:如何选择最具时效性的研究方向?
答:建议定期查阅期刊官网的”Special Issues”板块,重点关注正在征稿的食品安全应急响应技术、气候智慧型农业质量监控等跨学科专题。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