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间分辨率降水估算研究获进展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文章导读
你是否知道,一场小雨的精确追踪,竟可能挽救一场山洪危机?当前卫星降水数据因分辨率过低,难以支撑精准灾害预警。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赵伟团队联合中山大学,创新提出SMPD-MERG混合降尺度模型,将卫星降水精度提升至1公里,融合土壤水分、再分析数据与地面观测,显著消除“块状模糊”效应。在伊比利亚半岛验证中,相关系数高达0.94,偏差仅1%,精细捕捉微小降水变化。这项技术突破为极端天气预警、水资源精准管理提供了全新可能,或将重塑高精度水文监测的未来格局。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降水是全球水文、水资源、碳循环与能量平衡中的关键变量。当前,主流卫星降水产品普遍受到空间分辨率粗的限制,难以满足山洪监测、滑坡预警及精准水资源管理等对高时空精度数据的需求。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赵伟团队联合中山大学科研团队,提出了基于高空间分辨率土壤水分的降水空间降尺度与多源数据融合模型(SMPD-MERG)相结合的混合降尺度框架,提升了卫星降水产品的精度与应用价值。这一方法融合GPM-IMERG卫星日降水产品、生成的ESA CCI 1 km土壤水分数据、ERA5-Land再分析降水数据以及地面测站观测数据,利用土壤水分平衡方程将原始GPM降水数据空间分辨率提升至1 km,并通过随机森林算法对多源数据进行集成,构建出高时空分辨率、精度优异的日尺度降水产品。

该研究以伊比利亚半岛中部为示范区,汇集277个雨量站数据开展模型验证(222个用于训练,55个用于独立检验),全面评估了模型的适应性与稳定性。结果表明,SMPD-MERG产品在不同季节条件下均可以精细刻画降水的空间变异特征,减弱了原始GPM产品的块状效应,并能够有效识别微小降水变化。在模型性能方面,生成产品的相关系数达0.94,均方根误差1.27 mm,相对偏差仅为1%,Kling-Gupta效率系数达0.88,优于传统降尺度方法。

上述研究在提升卫星降水数据空间分辨率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为开展高精度水文模拟、极端气象事件预警和区域水资源精准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展现出应用前景与推广价值。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学报》(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西藏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等的支持。

论文链接

高空间分辨率降水估算研究获进展

SMPD-MERG模型的高空间分辨率降水估算流程

高空间分辨率降水估算研究获进展

(a)旱季和雨季SMPD-MERG结果与原始GPM产品的空间分布对比;(b-c)旱季和雨季SMPD-MERG结果与原始GPM产品的累积概率比较;(d)SMPD-MERG结果与2016年至2018年雨量计观测日降水的密度图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