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联合电机系研发的离网光伏发电制氢技术启动5兆瓦级示范验证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文章导读
你是否想过,绿氢生产竟能彻底摆脱电网依赖?8月15日,清华大学团队在内蒙古鄂托克旗启动全国首个5兆瓦级“本征纯离网光伏发电制氢”示范项目。这项由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与电机系联合研发的颠覆性技术,无需储能、不并网,以光伏直流电直接驱动电解水制氢,实现“逐光而行”的智能运行。它不仅大幅降低系统成本,更标志着我国绿氢迈向大规模、低成本生产的新阶段——一场能源革命,正在荒漠中悄然升起。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8月15日,由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与深能北方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内蒙古绿氢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建设的“深能鄂托克旗5MW离网光伏发电制氢工程建设及科技创新研发项目”(以下简称“5MW离网光伏发电制氢项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正式开工。

清华大学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联合电机系研发的离网光伏发电制氢技术启动5兆瓦级示范验证

开工现场

作为深能北控505MW风光制氢合成绿氨项目的重要子工程,“5MW离网光伏发电制氢项目”采用了全国首套、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征纯离网制氢技术”。该技术由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与清华大学电机系联合研发,获得了内蒙古“揭榜挂帅”项目“适应宽范围功率波动的千标方级电解水制氢关键装备研制与示范应用的资助,此前已在实验室完成了百千瓦级技术验证。本次工程建设是在前期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兆瓦级放大与全面的工程化验证,标志着该技术迈入从实验室理论研究到工程应用的新阶段。

“5MW离网光伏发电制氢项目”由5MW光伏直流直接供电,不与主电网联系,不配置储能装置,采用可适应复杂变载启停工况的柔性制氢及纯化工艺,制氢项目脱网运行,实现系统“无网自立,逐光而行,随光而舞”的离网运行以及智能优化调度,简化了系统电气设计难度、降低了初始投资成本,有效实现制氢系统脱离对电网的依赖,是离网制氢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为我国绿氢的大规模、低成本生产开辟了全新路径。

供稿:电机系

编辑:李华山

审核:郭玲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